诗歌鉴赏(五)赠别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酬赠诗 【概念】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或者赠给亲友 同人的诗歌作品 【特点】酬赠诗表意含蓄,常用“比兴”手法。 【酬赠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酬赠的对象; 2.明确因何而酬赠; 3.明确酬赠的目的; 4.明确诗中意象的言外之意。 节妇吟(张籍)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 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 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 不相逢未嫁时. 注:根据记载,唐宪宗时,藩镇割据,平卢节度使李师 道拥兵跋扈,勾结朝廷的官吏文人,图谋不轨。李师道 也想收买张籍,张籍特写此诗,以节妇的坚贞不二自 比,来表示对李师道的拒绝。 1.分析诗中“妾”的形象。 2.作者借刻画“妾”的形象来表达什么? 妾——一位对丈夫忠贞不二的节妇形象 【赏析】 通过描写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 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 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 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本诗运用“比兴”手法,以“节妇”自比,表达对朝 廷的衷心以及不愿被拉拢、收买的决心。 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注】这是一首和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这时,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 梦微之(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山水万重书断绝”意言两地相隔遥远,彼此联系 困难。 念——感念,表明对老友的酬答之意 怜——怜惜,是老友白居易对诗人的安慰,含同 病相怜之感 病——生病,此处不仅指身体欠恙,更含精神上 的苦痛和折磨 【赏析】这两首诗均运用了“起兴”的手法,借 “万重山水”、“晨风”、“通川、湓水”起兴,表达 对老友的思念难以阻断之情。 *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gǔ qí 诗歌赏析: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写送行之地的景色。渡头、杨柳,显出送行和分别已在眼前。唐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此处烘托了送行之时的气氛。行客稀,可见渡头之冷清,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 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 (比喻、通感)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此诗以杨柳起兴,关合送别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到。且以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亦颇宜人。 思考探究: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时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之际,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一样无边无际,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 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诗歌主旨: 《送沈子福归江东》描写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 *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