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欣赏_后现代主义文学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一)存在主义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 (三)、新小说: “新小说”,是指二战后开始出现于法国,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较大影响的小说流派。新小说家贬低文学的思想性和倾向性,对文学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功能没有兴趣,他们关切的是技巧和表现手法。 这一名称最早由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在思想上深受欧洲存在主义观念的影响。 (五)、黑色幽默: 六、七十年代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在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作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并加以放大,扭曲,使其显得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黑色幽默”亦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代表作有海勒《第22条军规》,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等。 四、小说《墙》 小说集《墙》包括5个短篇: 《墙》、 《房间》、 《密友》 、《一个工厂主的童年》 、《艾罗斯特拉特》 。 第三节 贝克特 (1906-1989) 一、生平与创作 爱尔兰剧作家。人称小乔伊斯。 ——1969年获诺贝尔奖: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啊!美好的日子》 剧情梗概:两幕剧 五个出场人物: 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戈戈)和弗拉季米尔(狄狄) 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 报信的小男孩 (三)、主题 《等待戈多》的主题和核心是等待希望。它是一出表现人类永恒地在无望中寻找希望的现代悲剧,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希望是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未知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揭示了现代人在世界中处于孤立无援、恐惧幻灭、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境地。 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黑色幽默”一词译自法语,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者(布勒东和艾吕雅1937论著《黑色幽默》)最早使用了这个术语。 1965年,[美]弗里德曼编辑一个选本《黑色幽默》 ,收集了海勒、品钦等11个美国作家和一个法国作家的作品片断。 1965年,另一个美国作家尼克伯克在论文《致命一蛰的幽默》中,也把这一类型的作品叫“黑色幽默”。 后来,这一提法逐渐为社会所接受,成了一股文学潮流的标志。 “它试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无意义和荒诞的最大反响。” ——《大英百科全书》 黑色幽默: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阴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它既是一种带悲剧色彩的喜剧,又是一种以喜剧形式上演的悲剧。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1)阴沉痛苦的幽默 (2)乖僻“反英雄”的人物 (3)荒诞梦幻散乱的情节 (4)尖锐辛辣的讽刺 一、海勒的生平创作 美国小说家,犹太人。1923年5月1日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1942年在美国空军服役,曾任空军中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先后在美国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50年后任杂志编辑、大学教师。1961年发表成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1974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出了毛病》后,收入丰厚,辞去工作,成为专业作家。 1999年心脏病突发逝世。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荒诞的情节: 围绕军规设置的悖谬陷阱 地点: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皮亚诺扎岛” 人物:投弹手尤索林上尉。 无处不在的“第22条军规” 第一,作为一条军规,军人必须无条件服从; 第二,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任何想对它提出异议的人都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第三,虽然不是白纸黑字写下的条文,但却无处不在。 象征意义 第22条军规代表了一种捉弄人的乖戾的社会力量,是灭绝人性的官僚机构的象征。它无处不在,成为弱小人物的命运之网;它具有支配一切的神奇力量,人无法逃避它,只能消极地受其捉弄。“第22条军规” 成为美国社会“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的绝妙概括。 (二)、主题思想 小说以二战间驻扎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基地上的一支美军航空中队活动为题材,围绕飞行员尤索林要求停止架机飞行和复员回国的事件,以嘲笑戏谑的风格(“黑色幽默”)

文档评论(0)

550008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