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熊贵彬
【大纲要求】
(一)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原则
(四)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一、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1)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反映了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区别;
(2)指引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的的伤害;
(3)明确规定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
社会工作价值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二、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基于基督教伦理的爱、关怀和责任。
强烈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
在法治和民主社会里,社会工作也有一整套制度约束,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机构和政策的使命、目标和责任。
2.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文艺复兴——对人的关注
《济贫法》——保守的救助
福利国家——公民权、平等、正义
福利国家危机(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新自由主义思想:从人的需要和权利为中心转向了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儒家传统强调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提出要注重“仁爱”,但有上下秩序与亲疏远近之分。
道家 “无为而治” ,它主张顺应自然,并宣扬人应尊重生命,主张个性自由,使民修养生息。
佛教强调“慈悲、博爱,众生平等,它对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幸福观等产生了显著影响。
墨家
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传统民间慈善强调互助仁慈、家族互助,儒家“仁政”,形成了传统社会福利形式。
(2)新中国成立后,主要通过城市单位体制和农村集体经济实施。
改革开放后,如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思想。
(3)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同中国社会思想并非完全排斥。如 “大同”、“共同富裕”、“和谐与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同西方主张的总体福利和个人潜能的提升并不矛盾。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1.内涵
(1)“专业价值”是针对“个人价值”而言。
(2)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与理念。
(3)形成于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百年历史过程,并在近些年得以系统和完备。
(4)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
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助人自助的含义是( ) A.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的同时也帮助自己 B.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促进自立 C.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D.服务对象也有潜能反过来帮助社会工作者
【答案】B。本题考核的是助人自助的含义。助人自助即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闲难。
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对服务对象的一种包容。
(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不仅称谓尊重,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活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3)注重个别化原则。应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问可能存在的冲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定向钻穿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年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知识竞赛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pdf VIP
- DBJ/T 03-85-201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城镇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 【压缩版】.pdf VIP
-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doc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学前教育学_全套PPT课件.pptx
- 光辉合益-中欧基金高管团队领导力提升项目建议书_20190515.pptx VIP
- 2025年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docx
-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急救处理》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