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新历史小说的定义 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新时期小说形式。 “新历史小说” 不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故事,而是把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表现的是当代人的人生态度与思想感情。 二、新历史主义思想 新历史主义认为: “任何历史都是个人史”(人叙述历史时渗透主体意识) “历史一旦成为过去,就不可再复写、还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英国历史学家卡尔《历史是什么》) 三、历史叙事的方式 1、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叙事 它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通过有限的想象,将历史人物和事件串联并激活,以求形象化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 姚雪垠《李自成》 三、历史叙事的方式 2、虚构、创造型的历史叙事 作家虚构、想象、创造历史时代、历史环境,或仅仅是一种历史文化氛围。其目的是为了展示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四、标志之作 莫言《红高粱》1986.3《人民文学》 乔良《灵旗》1986.10《解放军文艺》 以全新的历史观念看待历史,采用现代的叙述方式。 五、创作类型 1、民族秘史的叙述:对民族与国家历史的把握和思考 乔良《灵旗》湘江之战中国民党对红军的残杀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马村的相互谋杀与权力运作 阎连科《日光流年》豫中山区村民挖渠引水 阎连科《日光流年》 三姓村(杜姓,司马姓,蓝姓):在河南的耙耧山脉,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大多数村民在三十多岁壮年时患喉痛病瞬间死亡。村民渺小如蝼蚁,一代代与宿命反抗。 五、创作类型 2、家族史的叙述:通过对家族史的回溯来反思历史 陈忠实《白鹿原》讲述两个家族斗争史 莫言《红高粱》讲述先辈的抗日和爱情故事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讲述母系家族史与个人成长史 苏童枫杨树系列 讲述枫杨树乡家族史 六、创作特征 1、摒弃“官史”历史观,推崇野史、民间史的叙事视角。 莫言《红高粱》 陈忠实《白鹿原》半个世纪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放到民间的宗族文化氛围中加以表现 乔良《灵旗》青果老爹的回忆(红军被杀—复仇) 创作特征 2、侧重表现文化、人性与生存视野中的历史 乔良《灵旗》最关注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性与人道问题,特别是人在战争环境中的异化问题。 那汉子的复仇—血腥味—九翠的拒婚 莫言《红高粱》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生命力衰微的忧虑。 创作特征 3、对历史予以解构,使之寓言化。 阎连科《日光流年》用生命代价引来的灵隐水的污染隐喻着农民和乡土中国的的苦难命运,是一个民族受难的历史寓言。 乔良《灵旗》解构党史的叙述方式,颠覆英雄神话,构造新的历史寓言。 陈忠实《白鹿原》 族长白嘉轩是正统宗法文化的人格代表,他的一生是民族文化精神演变史的象征。 创作特征 4、叙事虚构化,人物复杂化,消解史诗性风格 多描写虚构的、平民化的边缘人物,采用个人化的叙述立场,瓦解了史诗风格产生的基础。 乔良《灵旗》中利用幻觉在青果老爹(叙述者)和那汉子(被回忆者)之间制造一种错位的叙述效应,将现在与过去和谐统一起来。 青果老爹:赌棍无赖—民团团丁—红军—逃兵—红军的复仇者 三、人物形象塑造 “奶奶注视着红高粱,在她朦胧的眼睛里,高粱们奇谲瑰丽,奇形怪状,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时而象魔鬼,时而象亲人,它们在奶奶眼里盘结蛇状的一团,又呼喇喇的伸展开来,奶奶无法说出它们的光彩了。 参考书目: 季红真:《忧郁的灵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张志忠:《莫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一、作者简介P292 陈忠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42年出生,陕西人,高中学历,《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 二、创作内涵:“民族灵魂的秘史” 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反映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P293 “白鹿原成了鏊 子” 你对我残酷斗争,我对你也无情打击,在这种翻过来又翻过去的互整中,白鹿原成了谁都没有放过的“鏊子”,白鹿原的乡民们成了吃苦受累的不变对象。 既生动地描画了白鹿原式的斗争因“翻”而构成的烈度和频度,又深刻地喻示了这种“翻”来“翻”去的斗争给置身其中的乡民们造成的困苦。 白鹿原是个巨细无遗的“镜子” 勤劳善良的黑娃涉足政治之后,强劲的社会风浪把他冲来荡去,他不断变换着身份,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 天真、纯朴的白灵参加革命后,出生入死、诚心诚意,却被误作潜伏特务处以“活埋”。 三、个性化的人物塑造 族长:白嘉轩 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