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教学(下);课堂教学艺术:;第一节 教师技能之语言艺术;一、教态:教师的体态语言
1.教态的教学功能
(1)开发学生大脑右半球的潜能
大脑左半球主要功能为言语、计算、逻辑、分析等;
大脑右半球主要功能是直觉、情感、身体协调等。
左半球的特点:有序性、连续性、分析性。
右半球的特点: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
由于右半脑的思维具有非言语化的特点,难以转换成
语言,因而右半脑的功能长期被人们忽视。
教师的体态语言则是开发学生大脑右半球潜能的有效手段。;采用直排座位时,前排和中间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高,后排及两侧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
采用半圆形座位时,每个学生与教师几乎等距离,学生平均参与活动的人数比直排座位的积极性高。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身体指向不同,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来说,坐在半圆两头学生的积极性低于坐在中间的学生。;人类体态语言表达系统结构;——眉目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仅眉毛的不同姿态就有40多种,眼皮的闭合姿态也有30多种。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用30~60%的时间进行目光交流。教师的眼神是共鸣、微笑,是精神面貌的反映。因此,眼神成为最基本却又是最高级的教育力。
——面部语言
面部占人体表面面积不足1/8,但它可以做出人体发出的80%以上的表情,是体语的“稠密区”。伯德惠斯特尔研究认为,仅人的脸就能做出约250000种不同的表情。因此,面部是思想的荧光屏。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
交流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手势语言
手势在不同的空间区域里活动有不同的意义。在肩部以上多表示宏大、张扬、理想的感情;在肩部至腹部多表示平静、稳重、开阔的心境;在腹部以下多表示不悦、鄙夷、厌恶、憎恨的情感。
——身姿语言
人体躯干的动作会流露出许多信息。戈登·修易斯指出,人体大约可以做出1000种平稳的姿势。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的体态基本可归为四个类型:接近:注意和前倾的体态;退却:消极性的动向;伸展:骄傲、自负的体态;收缩:萎靡不振的体态。也可分别称为热的、冷的、支配的和顺从的姿态。;副语言表达系统——静态有声交流:指有声的但属非语言性的各种动作,主要指类语言和副语言。
类语言是指无固定语义的发声,如笑、哭、呻吟、叹息等。尽管这些发声没有固定意义,但在特定的情境下表达着词语之外的思想、感情或其它信息。
副语言是指语言的非语词方面,如声调、语速、音质、音量、节奏等。尽管它不是语言语词本身,但却是语言表达的一个部分。所谓“弦外之音、虚响之声”便是副语言的功能使然。;空间语言表达系统——静态无声交流:主要指人际距离,人际距离是由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决定的,它能传达丰富的信息。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进行了人际距离四种区域的划分:
——亲密距离:50㎝以内。通常存在于情同手足的人之间。在亲密距离内的交往起着增进情感、加深了解的作用。
梅尔森教授在实验中发现,3~6岁的儿童也都认为,两人很靠近是“亲切”,两人距离中等是“帮忙”,两人距离远是“生气”。
雅各布斯的研究表明,在密集的人群中,每人需要0.5~0.7㎡的空间,一旦这个空间被人侵犯,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感到极不舒服。;——个人距离:50~125㎝。也称“手臂距离”。在个人距离内的交往既使人感受到一定程度的亲密,足以进行某种私人交往,也划定了个人身体可供支配的势力圈。
不同文化水平者对个人距离的要求不同。在女对男的实验中,大中专生所需距离为98 ㎝,高初中生所需距离为81 ㎝;在男对男的实验中,大中专生所需距离为110 ㎝,高初中生所需距离为99 ㎝。
不同社会地位者对个人距离的要求不同。在女对男的实验中,干部所需距离为97 ㎝ ,工人所需距离为82㎝。
异性之间对个人距离的要求也不同。经实验测定,男对女的距离要求为134 ㎝,女对男的距离要求为88 ㎝,男对男的距离要求为106 ㎝。 ;——社交距离:125~350㎝。指在社交场合与人接触或进行更正式的公务活动所需要的距离。在社交距离内的交往双方,彼此关系不再是私人性的,而属公共性质的活动。它既使人处于较主动的地位,又能够创造出和谐宽松的气氛。
——公众距离:350~750 ㎝ 。指所有类型的公众交流。在公众距离内的交流带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威严性,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
一般而言,距离愈近,刺激愈强。距离拉大,上课就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讲课,距离缩短,就会出现师生的相互交流。教师越靠近学生,学生就会越感到自己处于课堂活动之中。;;3.运用教态的技巧
目光分配要合理
——以环视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教师可采取扫视、虚视的目光,使目光滑过教室的各个角落,环视速度不能过慢。
——上课时目光中心在倒数第二三排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