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6.4.2 止水片(带)施工质量标准 项 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止水片(带)连接 铜止水片连(焊)接表面光滑、无孔洞、无裂缝;对缝焊应为单面双层焊接;搭接焊应为双面焊接,搭接长度应大于20 mm。拼接处的抗拉强度不小于母材强度 观察、量测、工艺试验 每种焊接 工艺不少 于3组 PVC止水带采用热黏接或热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0 mm;橡胶止水带硫化连接牢固。接头内不应有气泡、夹渣或渗水。拼接处的抗拉强度不小于母材强度 观察、取样检测 一 般 项 目 1 止水片(带)外观 表面浮皮、锈污、油漆、油渍等清除干净;止水片(带)无变形、变位 观察 全数 2 PVC(或橡胶)垫片 平铺或黏贴在砂浆垫(或沥青垫)上,中心线应与缝中心线重合;允许偏差±5 mm 观察、量测 每5延米检测1点 3 制作 (成型) 宽度 铜止水允许偏差±5 mm;PVC或橡胶止水带允许偏差±5 mm 量测 鼻子或立腿高度 铜止水允许偏差±2 mm 中心部分直径 PVC或橡胶止水带允许偏差±2 mm 4 安装 中心线与设计 铜止水允许偏差±5 mm;PVC或橡胶止水带允许偏差±5 mm 仪器测量 两侧平段倾斜 铜止水允许偏差±5 mm;PVC或橡胶止水带允许偏差±10 mm * PPT课件 表6.4.3 伸缩缝施工质量标准 项 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柔性料填充 满足设计断面要求,边缘允许偏差±10 mm;面膜按设计结构设置,与混凝土面应黏结紧密,锚压牢固,形成密封腔 抽样检测 每50 ~100 m为一检测段 2 无黏性料填充 填料填塞密实,保护罩的外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安装锚固用的角钢、膨胀螺栓规格、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防腐处理。位置偏差不大于30 mm;螺栓孔距允许偏差不大于50 mm;螺栓孔深允许偏差不大于5 mm 观察、量测 每10延米抽检一个断面 一 般 项 目 1 面板接缝顶部预留填塞柔性填料的“V形”槽 位置准确,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量测 每5延米测一横断面,每断面不少于3个测点 2 预留槽表面处理 清洁、干燥,黏结剂涂刷均匀、平整、不应漏涂,涂料应与混凝土面黏结紧密 观察 全数 3 砂浆垫层 平整度、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度允许偏差±2 mm 宽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 mm 用2 m靠尺量测 平整度,每5延米检测1点,宽度每5延米检测1个断面 4 柔性填料表面 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松动混凝土块、无露筋、蜂窝、麻面、起皮、起砂现象 自下而上观察 每5延米检测1点 * PPT课件 本节主要参照SL 49—94、SDJ 207—82、DL/T 5144—2001中的内容,对止水片(带)、伸缩缝(嵌缝材料)施工明确了质量要求。 其他参见条文说明4.5。 * PPT课件 6.5 混凝土浇筑及外观质量 6.5.1 混凝土浇筑包括混凝土面板和趾板混凝土浇筑,趾板混凝土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4.6节的规定。 6.5.2 混凝土面板浇筑施工质量标准见表6.5.2。 6.5.3 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标准见第4.7节。 * PPT课件 表6.5.2 混凝土面板浇筑施工质量标准 项 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滑模提升速度控制 滑模提升速度由试验确定,混凝土浇筑连续,不允许仓面混凝土出现初凝现象。脱模后无鼓胀及表面拉裂现象,外观光滑平整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部 2 混凝土振捣 有序振捣均匀、密实 观察 3 施工缝处理 按设计要求处理 观察、量测 4 裂缝 无贯穿性裂缝,出现裂缝按设计要求处理 检查、进行统计描述裂缝情况的位置、深度、宽度、长度等 一般 项目 1 铺筑厚度 符合规范要求 量测 每10延米测1个点 2 面板厚度(m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50~100 mm 测量 3 混凝土养护 符合规范要求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部 * PPT课件 7 沥青混凝土工程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 7.1.2 沥青及其他混合材料的质量应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碾压施工参数如压实机具的型号、规格、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 7.1.3 沥青混凝土宜按施工铺筑区、段、层划分,每一区、段的每一铺筑层为一个单元工程。 7.1.4 沥青质量的进场检验结果应满足相关产品标准,并符合附录E.1节规定的质量标准。 7.1.5 粗细骨料、掺料的质量应符合附录E.2节规定的质量标准。 7.1.6 沥青拌和物及沥青混凝土质量应符合附录E.3节规定的质量标准。 * PPT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床合理用药解读-质子泵抑制剂的处方和医嘱审核要点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 DB37_T 1854—2020 山东.pdf VIP
- 安徽—夏凯月—课件—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pptx VIP
- 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合同.docx VIP
- 安徽—夏凯月—设计—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docx VIP
- 业务学习-子宫脱垂.pptx VIP
- 海尔风冷模块样册.pdf
- 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pdf
- 人工智能助力高校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与实现多样性研究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