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冲突检测 冲突的判断:信号能量、电压幅度、脉冲宽度等 信号衰减会影响冲突检测 (10Base5)同轴电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500m (10Base2) 不超过200m 双绞线(星形拓扑)的检测基于逻辑 多个端口同时激活(有信号) 检测到冲突后就发送干扰信号 4.2.2 Wi-Fi网的媒介访问控制技术 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2.点协调功能PCF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1.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基本的CSMA/CA接入 带RTS/CTS的CSMA/CA接入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2.点协调功能PCF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短帧间间隔SIFS 点协调功能帧间隔PIFS 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隔DIFS 4.3 交换式局域网 4.3.1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3.2 交换机的类型 4.3.1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转发表 逆向学习法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转发表的建立 交换式局域网的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4.3.2 交换机的类型 1.按转发方式分类 2.按工作层次分类 3.按硬件转发机构分类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1.按转发方式分类 直通式 存储转发式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2.按工作层次分类 二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 四层交换机 七层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3.按硬件转发机构分类 总线结构的交换机 共享存储器结构的交换机 交换矩阵结构的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4.4 以太网 4.4.1 以太网类型 4.4.2 MAC帧结构 4.4.1 以太网类型 10Mbps以太网 100Mbps以太网 GE 10GE 100GE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10M以太网标准 10BASE5 粗缆 10BASE2 细缆 10BASE-T 双绞线 10BASE-F 光纤 10BASE-FL 10BASE-FB 10BASE-FP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 * 100Mbps 快速以太网标准 100BASE-TX:2对5类UTP、2对STP 100BASE-FX:62.5/125?m MMF,LED光源 100BASE-T4:4对3、4或5类UTP 100BASE-T2:2对3、4或5类UTP GE 载波扩展 帧突发 物理层规约 千兆以太网的网络连接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10GE 10GE的特点 10GE的物理层标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10GE的特点 采用光纤 链路能达到的最大距离从300米到40千米 只能操作在全双工模式 不再采用CSMA/CD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 10GE的物理层标准 10GBASE-S (短距离): 用于多模光纤上的850nm的传输 最大距离为300m 10GBASE-L (远距离) 用于单模光纤上的1310nm的传输 最大距离为10km 10GBASE-E (延长) 用于单模光纤上的1550nm的传输 最大距离为40km 10GBASE-LX4: 用于单模或多模光纤上的1310nm的传输 最大距离为10km 4路波分复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韩毅刚 * 100GE和40GE 核心网络 数据中心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40GE 40GBASE-KR4 40GBASE-CR4 40GBASE-SR4 40GBASE-LR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 * * * * * * 2τ(+ tCD + tJAM ) 2τ :最远节点之间的往返传播时间 tCD: 冲突检测所需的时间 tJAM:阻塞信号JAM的传送时间 * * * * * * 第4章 局域网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4章 局域网 4.1 局域网体系结构 4.2 共享媒介局域网 4.3 交换式局域网 4.4 以太网 4.5 Wi-Fi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4.1 局域网体系结构 4.1.1 局域网的特点 4.1.2 局域网参考模型 4.1.3 局域网各层数据的封装 4.1.1 局域网的特点 地理覆盖范围有限 私有网络 数据传输速率高 共享的传输媒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4.1.2 局域网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物理层 媒介访问控制层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逻辑链路控制层 (Logical Link Control,LLC) 局域网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4.1.3 局域网各层数据的封装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韩毅刚 * 4.2 共享媒介局域网 4.2.1 以太网的媒介访问控制技术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