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象研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天体研究;一、古代天文基础;1、七政、五纬: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   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 ;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区划分使用的是“星官”系统,把若干颗恒星组成一组,每组用地上的一种事物命名,这一组就称为一个星官,简称一官。唐宋后组成一个283官,共1464颗星的星官系统,为后代天文学家所沿用。 ;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  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图,使它们相互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   古人的建立分野的目的在观察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天象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 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1、盖天说;2、浑天说;3、宣夜说;二、古代天文现象; 当日食发生时的奇特景象,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中国先民们重点观测的天象。 早在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食记载。诗歌的形式记载着发生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从我国春秋时期到清代同治十一年,有记载的日食共985次。 ??? 日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发现日食周期的国家之一。西汉末年,刘歆总结出一种周期,认为135个月中要发生23次日食。大约从公元三世纪起我国就能预报日食初亏和复圆的方向,到了唐代对于日食的预报已经比较准确了。;  中国对彗??的观测和研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 《春秋》上记录了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哈雷彗星基本每次回归,我国都有记录。 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观测,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关于彗尾的成因,《晋书·天文志》记载:“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 或短……”而欧洲直到十六世纪 以前一直误认为彗星是大气中的 一种燃烧现象。 ; 《宋史˙仁宗本紀》上寫著:司天監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東方,守天关,至是沒。」?意思是人們看到這顆超新星爆發於1054年7月4日,最亮時有?23?天在白天就可見,直到?1056?年?4?月?5?日,肉眼才無法看到它。 根據這些記錄,畫出來的光度變化曲線,和近代天文學中所得的超新星光度變化曲線相當一致。。开封,中國人做出了全世界第一次,對超新星爆炸最完整的觀測記錄。 這顆超新星距近,所以非常的明亮,連續二十幾天白天都可以看得到。宋朝的天官仔細的記錄了它出現的時間、位置,以及兩年中間亮度的變化。完整觀 測就成為當今世界上對超新星爆炸最完 整而可靠的古代記錄。 ;  公元前约140年成书的《淮南子》中说:“日中有踆乌。”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记载中说:“日中有王字。”战国时期的一次记录描述为“日中有立人之像”。 欧洲关于太阳黑子纪事的最早时间是公元807年8月,当时还被误认为是水星凌日的现象,直到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660年发明天文望远镜后,才确认黑子是确实存在的。从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当中,我国共有100多次翔实可靠的太阳黑子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有确切日期,而且对黑子的形状、大小、位置乃至分裂、变化等,也都有很详细和认真的描述。;5、流星雨;三、古代天文仪器;1、圭表 公元前7世纪人们发现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