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一: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所用典故   【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使用这些典故,与南宋统治者形成类比及对比。如用三国时东吴孙权和南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懦弱妥协的无能政治行为;用宋文帝刘义隆的草率北伐,急于建功立业,反遭惨败,来类比宋宁宗、宰相韩佑胄对战争没有做到充足的准备工作,必将导致失败的结果;用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受奸臣所害的故事,类比南宋王朝践踏人才,无知的任用无能之辈。作者以刘宋比南宋,以北魏比金国,以刘义隆、王玄谟昏君庸臣比现实中的宋宁宗、韩佑胄,足见其用典之精及其胆量之大,对当权者毫不畏惧。   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明确:○(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当世没有英雄力挽狂澜,振兴宋室,抵御强敌。   斜阳草树:描述来自草莽的英雄,挥师北伐,气吞山河,借此写出自己建功立业的热望。 元嘉草草:用宋文帝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情,提醒主持朝政者吸取历史教训,认真备战。 四十三年:岁月已逝,局势仍和当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时一样,山河破碎。   佛狸祠下:用人们祭祀异族君主,写出人们精神麻木,   凭谁问:以廉颇自况,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仍可为国所用。也表示出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   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   在对辛弃疾这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都说辛弃疾的作品典故用的特多,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与理解,其实啊,他把历史故事放在自己的作品中,是要借以表现自己的愿望或感情的。在这首词中他用了这么多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与立场呢?   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   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认为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了。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   (板书:赞叹惋惜。抗金,收复中原。)   典故二: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的,这个典故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与上一个是否一样?   1、刘裕有何表现?   2、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   3、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   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为一个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呢?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惋惜。体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   (赞叹与惋惜。抗金北伐。)   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   2、北伐结果如何?   3、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   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刘义隆好大喜功,草草北伐,赢得仓皇北顾。作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其实在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   (板书:批草率出兵批评)。   典故四:佛狸祠   下六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实际描写了两种场面,想一想这两种场面一样吗?   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2、“烽火扬州路”指什么?   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师:“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肯定是惨不忍睹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是写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忘了收复中原。今昔对照,不堪回首体现了他对国运的担忧之情。   (板书: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担忧)   典故五:“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廉颇的处境如何?   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3、 “凭谁问,---?”的“凭” 如何理解?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4、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悲愤)   师:“凭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