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态2011522.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ological ecology): 是研究微生物在它们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活性。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与菌种资源的开发;图9-1 纳米比亚硫珍珠状菌(Thiomargarita namibieebsis)--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细菌[引自Lansing M.Prescott et al Microbiology(fifth edition)];(二)水体中的微生物;表9-1 不同条件下1M3空气的含菌量;(四)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1、人体的正常菌群 人体五大微生态系统:皮肤、口腔、胃肠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p257 表8-6) 微生态制剂: 依据微生态学理论而制成的含有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其功能在于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宿主的微生态失调并兼有其他保健功能。(p257-258) 国际上已将其分成3个类型,即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素(Synbiotics) 美国FDA(1989)规定允许用作益生素的微生物有43种,我国农业部的可用于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有12种;2 、无菌动物与悉生生物 3、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 (1)根际微生物 (2)附生微生物 (生活在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面微生物);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互生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松散的相互关系。 土壤中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 根际微生物与高等植物 、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 ;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 菌藻共生或菌菌共生的地衣。前者是真菌(一般为子囊菌)与绿藻共生,后者是真菌与蓝细菌共生。 绿藻或蓝细菌—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真菌—机酸—矿质元素。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 植物的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的横切面的图解;侵入线;;(一)微生物间的寄生 噬菌体与宿主 、蛭弧菌(寄生于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胞内劳森氏菌 (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 植物病原体 (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 冬虫夏草 、昆虫病毒、动物病毒;A;图9-6 食线虫真菌扑食线虫的实物照片(引自张克勤等编著的食线虫菌物生物学2001);一、碳素循环;;;;一、水体的污染------富营养化 二、用微生物治理污染 (一) 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二) 固体有机垃圾的微生物处理 三、沼气发酵与环境保护 四、用微生物监测环境污染;一、水体的污染------富营养化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BOD5是以氧来表示有机污染物浓度的一种指标,如污水的BOD5值高,表示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时消耗的氧多,进而反映出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多。BOD5只是一个间接指标。 ;;一.污水处理中的特种微生物(p272); 活性污泥——是一种由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与污水中的悬浮有机物、胶状物和吸附物质在一起构成的凝絮团,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和利用有机物或毒物的能力。 细菌有生枝动胶菌,浮游球衣细菌,亚硝化单胞菌,蛭弧菌属。 如果丝状细菌(浮游球衣细菌)大量繁殖,会使污泥膨胀。 原生动物有盖纤虫属、钟虫属。;3.污水处理的主要装置;污水生物处理类型: 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 氧化塘法、 厌氧处理法、 土壤灌溉法 ; 污水净化中三级处理的主要步骤;一级处理 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 常用方法:物理法 BOD去除率:30%左右;二级处理 去除污水中大量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 常用方法:生物法 BOD去除率:80%~90%;三级处理 进一步去除污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质、磷、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质。以及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铁、除锰、除氟等。 常用方法: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 ;;二、生物处理的优点和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