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13-24 缓存工作状态统计表 表13-25 路径工作状态统计表 表13-26 物流路径成本统计表 13.3.4两方案的比较 1)方案一的模型仿真时间为30240.38min,方案二的模型仿真时间为15365.96 min,可见方案二的系统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 2)方案一的总物流路径成本为450909.1单位,方案二的总物流路径成本为432772.0单位,可见总物流路径成本方案二较方案一有所降低; 3)方案一的设备利用率(Busy%)最低为38.37%,而方案二的设备利用率(Busy%)最低为75.52,将近方案一的两倍; 4)方案一的缓存中最大库存数达到133台,而方案二的缓存中最大库存数仅为36台。 显而易见方案二为较优方案。 13.4 应用成组技术的锅炉公司2号厂房系统布置设计(SLP) 本案例探讨了一种将CIMS的成组技术应用于SLP的系统布置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对传统的SLP法进行改进的途径。 2007年,##锅炉公司计划在已建1号厂房的基础上,新建2号厂房。2号厂房主要生产工业锅炉、余热锅炉和压力容器。为了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在新2号厂房规划之前必须对未来的产品发展进行规划。另外,产品定位直接影响了2号厂房建设投资额的大小,以及车间的设施布局规划。本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成组技术、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对2号厂房进行布局规划与设计。 1.成组技术简介 锅炉成组技术作为一种专门针对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而提出的组织管理技术,是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企业进行批生产有效的组织管理手段,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基础,在国外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ology)是一门生产技术科学,它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务的相似性,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即把相似的问题归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的相对一致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所期望的经济效益。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多种零件按其工艺的相似性分类以形成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每种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零件族成组生产量,从而使小批量生产能获得接近于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 成组技术将品种众多的零件按其相似性分类以形成为数不是很多的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诸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这样,成组技术就巧妙地把品种多转化为“少”,把生产量小转化为“大”,由于主要矛盾有条件地转化,这就为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符合辩证法的,所以它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一般性方法。 锅炉是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因此,可以应用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来解决锅炉的生产制造的问题。 2.锅炉零部件分类和编码 运用成组技术的前提是将品种众多的零件按其相似性分类并编码,应用零件的相似性把零件归并成组是实施成组技术的关键。企业可以以此把相似工艺的锅炉零件归并成组,这才能更好的利用成组技术进行工艺的派生和生产制造。锅炉的零部件十分复杂,仅蒸汽锅炉的本体部分而言就包括:锅筒、水冷壁、蛇形管受热面(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等)、各种集箱、各种汽水导管、空气预热器、燃烧设备及锅炉构架等。这些零部件由于其工作条件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对所用的材料及制造工艺也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各承压部件(如锅筒、受热面管件、集箱和汽水导管等)所用的材料和其制造质量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从锅炉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出发,构造锅炉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 不同类零件的制造工艺差别很大,例如,封头要用冲压模具冲压或旋压机成形,而筒体则由卷板机卷圆后焊接而成,封头和筒体的制造工艺差别相当大。总的来说,对锅炉零部件制造工艺有重要影响的环节有:零部件名称类别、零部件压力、流量参数、外部结构形状、材料、毛坯原始形状以及生产批量,每个环节有的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环节。各个环节作为表的横向,每个环节的特征项作为表的纵向。由此,我们编制出锅炉零部件分类编码表,见表13-27。 表13-27 锅炉零部件分类编码表 编码表的第一、二项是名称类别码,区分不同的零部件类别有助于从大的方面划分零件组,使相同组有相同的机构功能更能体现相似性的要求,并且便于检索不同的类别。 第三位是材料码,材料对热处理、无损检测和压力试验等都有一定影响。第四位的毛坯原始形状显然也是区分不同工艺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形状毛坯的加工方法有较大的差别。第五到十位描述了零件的外部结构形状,它们描述了零件的整体轮廓,是从外形上划分零件相似性的重要因素,一般与生产制造设备紧密相关,例如,对于屈服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