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易燃易爆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根据对厂区发生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评估结果,出现下列情形之一,
(1)职工违反管理规定,在油脂药剂库使用明火,或人为带入或其他不明原因的火种进入油脂药剂库。
(2)油脂药剂库照明管理不善。主要有仓库照明灯具选用不当、物资摆放超高未保持灯距、照明施工质量差导致灯脱落、临时照明设置不当等;使用高温照明、灯位设置不当、用后未切断电源,辐射热积聚而引发火灾;临时照明设置不妥,受风或电线拉动而倾倒,无人看管而引起火灾。
(3)危险化学品通风散热条件不良,防潮防火、防暑降温措施不力,堆放不规范,缺乏专业知识致使库存物品发生生物、物理或化学反应引起自燃、燃烧或爆炸。
(4)危险物品(各种油脂、清洗剂等)没有分类分项存放、无警示标识、装卸作业无有效防静电措施、擅自改变仓库储存物质性质。
1.2 危害程度
发生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事故时,可造成以下危害:
(1)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可造成财产损失、数据损失和重要文件、资料损失;
(3)影响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季节
*******油库、库房、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1.4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事故带来伤害分析,会导致二次伤害、施救人员在爆炸中收到伤害、引发大型火灾等。
2应急工作职责
易燃易爆事故发生后,其事故发生班组和现场作业人员为应急救援的组织。
2.1应急小组
组 长:班组负责人
副组长:各区域工长、安全员、瓦检员
组 员:班组范围内其他人员
2.2应急小组职责
2.2.1 应急组织组长(副组长)职责:
(1)车间现场值班人员和其他车间管理人员职责发现事故征兆,遏制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停止作业,撤出作业地点。
(2)将了解到的现场情况快速报告给调度室,以便指挥部确定事故性质、原因及影响范围。
(3)负责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挥下执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2.2 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1)在应急组织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3)执行现场处置措施。
3应急处置
3.1 处置程序:发生事故后,班组负责人、班组长、安检员、瓦检员要立即组织事故可能危害区域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撤退,到达安全区域后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及其所在区域等。调度室要按照事故应急处置办法逐级上报,总指挥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启动相应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措施
3.2.1一般应急措施和应急原则
(1)首先疏散群众,封锁事故地段、场所,设定警戒线。处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同时杜绝明火,防止引起爆炸或火灾。
(2)施救人员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及抢险用具进行抢险,采取措施,防止人员中毒。关闭事故区域的总阀门和关闭事故现场上一级阀门,然后配合消防队或救护队进行抢险。
(3)救援工作首先以抢救被困或受伤人员为主,随后抢救重要文档和物资,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4)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不得有意破坏,如抢救伤员需移动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
3.2.2易燃易爆事故及处置措施
(1)先控制,后消灭。
针对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3)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4)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5)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6)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
(7)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
3.3信息报告程序
3.3.1报警系统及程序
利用*******运营部现有电话系统作为报警系统。
3.3.2现场报警方式
现场使用电话方式报警,主井口、原煤仓上、仓下、产品仓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