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的“得意忘言”论及其影响 庄子的道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论 青衣 * * * 一.由道论而引出的“言不尽意”论 老子的道论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第十五章) 认为“道”是无名、无形、无声、无味的“玄之又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 认为可言可名的“道”不是永恒的真正的道,即真道不可言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庄子·齐物论》) 认为道是“不得其朕”、“不见其形”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庄子·在宥》) 认为“至道”是无可名状,难以言说的 “道”的不可言说,不可名状,一方面说了“道”的微妙精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世界上有一些事物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即语言在表现事物时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庄子》中关于“言不尽意”的论述 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庄子·天道》 庄子认为言不尽意,圣人之言是无法言传的,所以用语言文字所写的圣人之书并不能真正体现圣人之意,不过是一堆糟粕而已。 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乎! ——《庄子·天道》 在此庄子巧妙地以轮扁斫轮的技巧不能传给子孙为譬喻,强调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表达“言不尽意”的思想。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只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秋水》 庄子认为,言不能尽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言与意相比,它们有“物之粗”与“物之精”的差别,因而“意”的外延远远超过“言”的范围。 为解决“言不尽意”而提出的“得意忘言”论 既然庄子反复强调言不能尽意,认为书籍不过是“圣人之糟粕”,那语言文字在文学上存在的必要性又是什么? 为了解决言不尽意然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现实矛盾,庄子又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理论。认为语言文字是表达人们思维内容的象征性符号,是领会圣人之意的工具和手段。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庄子·外物》 庄子在此强调,“言”的目的在于“得意”,但“言”本身并非“意”,它是不能尽意的,然而它可以像筌蹄之帮助人们获得鱼兔一样,可以帮助人们“得意”。“言”在此起到了一种暗示、象征的作用。 言意论的后延及其在文学理论中的影响 庄子的“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理论主要是体现在哲学的思辨领域,直到魏晋时期才真正影响并被引入到文学理论中。 以欧阳建为代表 以荀粲为代表 以王弼为代表 言尽意论 言不尽意论 得意忘言论 在魏晋时期,言意之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当时主要有三种流行意见 陆机:最先将言意关系引入文学领域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文赋》 刘勰:对言意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文心雕龙.神思》 言有尽而意有余,兴也 ——钟嵘《诗品》 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 ——皎然《诗式.重意诗例》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司空图《诗品.含蓄》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 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