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高层建筑防火排烟.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烟气的流动规律;1. 烟囱效应引起的烟气流动;2. 浮力引起的烟气流动;3. 热膨胀引起的烟气流动;4. 风力作用下的烟气流动;5. 通风空调系统引起的烟气流动;建筑物内火灾的烟气是在上述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流动、传播。 各种作用有时互相叠加,有时互相抵消,而且随着火势的发展,各种因素都在变化着; 火灾的燃烧过程也各有差异。了解这些因素作用下的规律,有助于正确的采取防烟、防火措施。;1. 防烟系统;2. 排烟系统 ;;6.2.1 自然排烟方式;6.2.2 自然排烟设计条件;6.2.2 自然排烟设计条件;6.2.3 自然排烟设计;6.2.3 自然排烟设计;6.2.3 自然排烟设计;6.2.3 自然排烟设计;6.3 机 械 排 烟;6.3.2 机械排烟部位;6.3.3 机械排烟量的确定;;1.排烟系统的布置;2. 系统组成;1) 内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2) 多个房间(或防烟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1) 当用隔墙或挡烟壁划分防烟分区时,每个防烟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 2) 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排烟口到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走道的排烟口与防烟楼梯的疏散口的距离无关,但排烟口应尽量布置在人流疏散方向相反的位置。;;3) 排烟口必须设置在距顶棚800mm以内的高度上。对于顶棚高度超过3m的建筑物,排烟口可设在距地面2.1m高度上,或者设置在与顶棚之间1/2以上高度的墙面上。;4) 为防止顶部排烟口处的烟气外溢,可在排烟口一侧的上部装设防烟幕墙。;5) 排烟口的尺寸,可根据烟气通过排烟口有效断面时的速度不大于10m/s进行计算。排烟口的最小面积一般不宜小于0.04㎡。 6) 同一分区内设置数个排烟口时,要保证所有排烟口能同时开启,排烟量应等于各排烟口排烟量的总和。 7) 排烟口均应设有手动开启装置或与感烟器连锁的自动开启装置或消防控制中心远距离控制的开启装置等。除开启装置将其打开外,平时一般保持闭锁状态。手动开启装置宜设在墙面上,距地板面0.8~1.5m;或从顶棚下垂时,距地板面宜为1.8m处。;4. 排烟风道设计要求;;;;5.中庭排烟;(2) 中庭机械排烟量;(3) 中庭机械排烟的气流组织 ;;一、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及方式;二、 加压送风系统的方式;;;三、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要点;3. 前室的送风口应每层设置,每个风口的有效面积按1/3系统总风量确定。当设计为常闭型时,发生火灾只开启着火层的风口。风口应设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并应与加压送风机的启动装置联锁,手动开启装置宜设在距地面0.8~1.5m处;如每层风口设计为常开百叶式风口时,应在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阀。 4. 加压空气的排出,可通过走廊或房间的外窗、竖井自然排出,也可利用走廊的机械排烟装置排出。; 6.5 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部件;6.5 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部件;6.5.1 防火、防排烟阀口的分类;6.5.2 压差自动调节阀;6.5.3 余压阀;6.5.4 自垂式百叶风口;6.5.5 排烟风机;6.5.5 排烟风机;通风空调系统与 防排烟系统的兼用;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的优点;1. 通风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兼用;2)一般的厨房排气系统 ;3) 地下车库排风系统 ;1) 利用送风系统加压方式;2) 利用楼梯间加压系统送风方式;;七. 建筑设计与防火防烟;七. 建筑设计与防火防烟;;;;;八. 空调设计与防火防烟;;70;八. 空调设计与防火排烟;八. 空调设计与防火排烟; ;九、防排烟系统设计;案例1. 美国西雅图大厦;建筑剖面示意;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