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词事物形象鉴赏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于谦的石灰吟导入
二、复习预习
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高考题考察事物角度有题型。
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3、某物象象征什么?
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答题步骤】
知识点2:刻画事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象征或托物言志)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知识点3:常见思想感情(咏物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四、例题精析
【例题1】(2013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题干】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解析】诗歌中提及到屈原,再根据具体语境,咏物诗很多都是高洁,纯洁的象征。
【例题2】(20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1)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2)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解析】通过具体事物所处的环境,以及恬澹、自清,即可得出。
【例题3】
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①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题干】从此诗的整体上看,采用了什么写法?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此诗寄托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风咏怀。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
【解析】通过咏物诗最常见的手法,以及具体的描写即可得出。
五、课堂运用
【基础】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题干】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
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巩固】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磷①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①裴磷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
【题干】裴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裴诗主要塑造了白牡丹超凡脱俗,幽雅高洁的形象。(2分)诗中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的对比,正是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从侧面衬托出一株冰清玉洁,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孤独凄清的白牡丹形象。(2分))
【解析】通过咏物诗常见的情感品行高洁,遭到小人排挤,有才能却不得施展,痛苦 伤心 失望以及具体语境豪贵所争赏的紫牡丹尽管名贵却显得庸俗,相反,无人看的白牡丹却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唐)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对它处境的同情,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即可得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