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培训第六章­2014­04­11.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窒息性气体中毒 ①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易燃、易爆,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 ②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腐烂臭鸡蛋味的气体,很少用作生产原料,多是生产过程及日常生活中的废气。 (二).生产性毒物的防护 一般采取综合性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4) 一般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 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劳动条件。 (2)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职工防尘防毒的认识和知识水平。 (3)建立、健全职业危害治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4) 开展经常性的防尘防毒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发生职业中毒和职业病. 2.技术措施 (1)以无毒、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高毒的物质。 (2)生产设备做到密闭化、自动化或者远距离控制,尽量使操作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有毒物质。 (3) 通风排毒,采取通风措施,将现场的有毒物质排除出去,使之达不到危害人体的浓度。 3.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指使用个人防护用具以达到防尘防毒的 二.粉尘与尘肺的防护 (一)粉尘的危害 1.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能够较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 2.生产性粉尘颗粒大小 细 尘: d=10.0---40.0μm 微 尘: d=0.25---10.0μm 超 微 尘: d= 0.25μm 对人体影响最大的生产性粉尘叫呼吸性粉尘: d5.0μm (天气预报要播报PM2.5的含量) 4.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和粉碎 如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破碎、磨粉以及粮谷加工等。 (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 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小于1.0μm。 (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如木材、油、煤炭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此外,铸件的翻砂、 (二次扬尘),也是其来源。 5.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无机性粉尘 ①矿物性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硅石、石棉、滑石等; ②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铅、锰等; (2)有机性粉尘 ①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 ②动物性粉尘,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 (3)混合性粉尘 针对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而言。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是混合性粉尘。 6.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就其病理性质可概括为如下几种: ①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②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 ③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④尘肺,如矽尘、矽酸盐尘. (二)粉尘危害防护 综合防尘八字方针:“风水密护革管教查” 基本内容: 通风除尘,湿法作业, 密闭尘源,个体防护, 改革工艺,科学管理, 宣传教育,定期检查. 第三节 物理因素职业危害与防护 在工作环境中,与劳动者健康密切相关的职业性有害物理因素主要包括: 1.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高温、高寒、高湿、热辐射等; 2.异常的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生产性振动、噪声; 4.非电离辐射,如红外线、微波、紫外线、激光、高濒电磁场、无线电波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宇宙线等。 一.高温 高温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大于或等于25℃的作业。 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WBGT是由黑球、自然湿球、干球三个部分温度构成的,它综合考虑空气温度、风速、空气湿度和辐射热四个因素。 GB/T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将热环境评价标准分为四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1.高温作业按气象条件特点 (1)高温强辐射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 (3)夏季露天作业 2.对健康的危害 (1)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大量水分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心率、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 (2)中暑 是高温环境由于热平衡或水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