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文言文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文言文阅读之二 4 王孙满对楚子 【原文】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选自《左传》 【注释】   ①楚子:楚庄王。楚是子爵,但自称王。陆浑:今河南嵩县。戎:少数民族。②雒:同“洛”,即洛水。③观兵:检阅军队以炫耀武力。④定王:周朝第二十一王。王孙满:周大夫。劳:慰劳。⑤鼎:相传是夏禹所铸的九鼎。⑥图物:描绘各地的奇异事物。九牧:古代中国分为九州,九牧就是九州的首领。贡金九牧,即“九牧贡金”。金:指铜。⑦不若:不顺,不利之物。⑧魑魅:山林的鬼怪。罔两:水怪。⑨用:因。休:福佑。⑩载祀:记年。○11:休明:美善光明。○12回:奸邪。底止:指最终的年限。○13成王:指周成王。郏鄏:周地,今河南洛阳。 【译文】   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河,陈兵于周王室境内。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大小、轻重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鼎。以前夏代刚刚拥立有德之君的时候,描绘远方各种奇异事物的图象,以九州进贡的铜铸成九鼎,将所画的事物铸在鼎上反映出来。鼎上各种事物都已具备,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恶的事物。所以百姓进入江河湖泊和深山老林,不会碰到不驯服的恶物。象山精水怪之类,就不会碰到。因此能使上下和协,而承受上天赐福。夏桀昏乱无德,九鼎迁到商朝,达六百年。商纣残暴,九鼎又迁到周朝。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也重得无法迁走。如果奸邪昏乱,九鼎再大,也轻得可以迁走。上天赐福有光明德行的人,是有个尽头的。成王将九鼎固定安放在王城时,曾预卜周朝传国三十代,享年七百载,这个期限是上天所决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退,天命还未更改。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点评】   夏、商、周三朝都把鼎当作王权的象征。楚庄王吞并一些小国之后,野心膨胀,他问鼎的轻重,大有取代周王、一统天下的意图。王孙满看透了他的野心,便处处用“德”和“天命”压服他,当面泼他一瓢冷水。“天命”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但就当时的形势来说,还没有哪个霸主强大到足以统一中国的地步,所以周朝还可维持“天子”的名义。楚国如果侵犯周王,势必激起各诸侯国的反对。因此,王孙满的警告便很有份量。 5 召公谏厉王止谤(1)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2),   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3),道路以目(4)。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5)。防民之口,甚(30)于防川。川壅而溃(6),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7),为民者宣之使言(8)。故天子听政(9),使公卿至于列士献(10),瞽献曲(11),史献书(12),师箴(13),瞍赋(14),曚诵(15),百工谏(16),庶人传语(17),近臣尽规(18),亲戚补察(19),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0),而后王斟酌焉(21),是以事行而不悖(22)。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3);犹其有原隰衍沃也(24),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5)。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6)。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27)?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8)?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29)。 (选自《国语·周语上》) 【注释】   (1).召(shào)公:姓姬名虎,谥号穆公,是周厉王的卿士。谤:指责,公开的批评。   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谤言,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   (2) .虐:暴虐。.堪:能忍受 。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3)莫:没有谁。   (4)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5)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塞。   (6)川壅(yōng)而溃: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   (7)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他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疏通。为川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   (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放,开导。   (9)听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