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泡沫掌声与激动的舌头
1
闻一先生有篇《掌声与决议》,其中写道:
“看多了苏联历史上的档案,掌声两字在我眼前出现的次数如此频繁……其频率大概只有电脑才统计得出来。领导人讲话的记录稿上(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莫不如此),到处都是‘掌声’。每一段,甚至每隔几句都用黑体字注明:‘掌声’。尤其领导人发出呼吁,喊口号或讲话结束时,那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暴风雨般的掌声’,‘全场起立,高喊乌拉,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这里的掌声并不是两掌相击发出的声音。在这许许多多而又雷同一致的会议上,掌声成了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工具发出的声音。”(《读书》,1998年第11期)
绝对的权力需要绝对的“拥护”作底气。绝对的统摄需要绝对的“一致”作护身。
这经久不息、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浮载的,不是别的,正是虚假的皂沫真理,气泡吹出的满分。
可政治家偏偏迷信这圆满,迷信这虚构的蜃景,迷信这荒唐的民意测试。他要看到一张张雷同的答卷,填满预期的“标准答案”——那答案从不保密,更无须动脑筋,只要懂点利害常识和为臣之道即可。
虽然此掌声与心灵无关,全然工具所为,类似蜂箱、扩声器和电子合成的音效,但政治家要的就是这阵势,这排山倒海的群啸和震耳欲聋的音量,令之陶醉不已,除了壮胆,更为唬人,震慑异己。
一个时代的灾难,正是在惊人一致的“坚决拥护”下受孕的。
一个最坏的决议,正是在不加思索的“全体通过”中分娩的。
盛大的泡沫,制造了巨大的价值陷阱和灵魂黑洞。泡沫多深,消耗与虚掷即多大。德意志陷进去过,俄罗斯陷进去过,大中华陷进去过……一个民族的文化能量、智识、伦理、操守,几代人的生命、青春、尊严、激情,即被粉碎在一架架疯狂的政治涡轮下,溅着血光和肉沫,伴着绝望与呻吟。
泡沫一词除了“虚妄”,还有另一层寓意:“掩体”。
泡沫环境中,灵魂的视力最差,仿佛洗衣机里的衣物,彼此难辨,没有方向、形状和颜色,脸重叠脸,屁股重叠屁股……而最大最真实的内幕是:脏!泡沫正是最藏污纳垢之地。
对于苟且贪安者,泡沫乃其急于投奔的寓所。那儿最混杂,最拥挤,从而最安全、最太平;那儿光线最暗,适于隐匿和混迹,适于细菌交媾和繁殖。在那儿,群众淹没了个体,统一淹没了自由,声势淹没了声音,见人举手就举手,见人欢呼就欢呼……
泡沫——一场多么肮脏的聚会,一种多么体弱的团结,一个多么虚张声势的同盟。
他们在泡沫中呼吸、捞取,披覆着泡沫,壮大着泡沫,在泡沫中溃烂,最后变成一滩泡沫,连悼词和谥号也是一副泡沫。
但泡沫有最大的天敌:阳光和时间。要知道,掌声也会背叛掌声,泡沫也会遭遇唾沫的痛击——
你很难想像,在同一地点,单就沸腾程度和分贝值,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二十二大”上领受的欢呼与斯大林消受几十年的“经久不息”“暴风雨般”的掌声有何二致?
苦难的俄罗斯学会反讽与自嘲了。
据罗伊·麦德维杰夫回忆:1991年末,当苏共工作人员最后撤离中央大厦时,楼下自发汇集了成千上万“欢送”的民众。当他们神情黯淡走下台阶,人群自动闪出一条宽阔的夹道,无数唾沫啐在那条道上……
多么讽刺的场景,昨天的“一致拥护”和今日的“一致唾弃”,俨然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抛得越高,赌得越险,摔得越重。
唾沫,算另一种泡沫罢,只是内涵更实在些。
?
?
2
言过了泡沫,再说说与之相关的舌头。
泡沫乃集体之功,乃自我放逐和个体湮灭所致。但为了维护泡沫神话的威严与安全,防止被戳穿,防止某条危险的嗓子突然背叛合唱、发出刺耳的逆音,权力者要在每个成员的喉部设一道小小的纪律装置:压舌板。
时间长了,不用吩咐,人们便会在嘴里含一块自制的“压舌板”,非但没有不适感,反觉得很贴切、很到位——自我监控,自我防范,万不可唱错了声部,坏了大伙好事,毁了一台演出。
时间再一长,变异的生理功能便愈发通人性,趁发育之机,舌头本身便自作主张、多长出片赘肉来——天然“压舌板”也。较之人工者,更浑然一体,也省了安装麻烦。
很长的岁月里,俄罗斯人正是这状态。既然活下来了,那就小心活下去吧。几乎每张嘴里都添了样东西,几乎每个人都用舌头和“压舌板”这套组合——说话、汇报、表态、唱歌、写作,乃至谈情说爱……
少有例外。但有。
有人便敢公开抠出“压舌板”来喂狗,哪怕情急下咬断了舌头,满嘴是血。他受不了那种如鲠在喉、不自由不痛快的枷锁感——就像驴子被套上了唇笼。他宁肯不要了舌头,也不甘非人的侮辱。
他相信自己是个人,不是头驴子。正像女人配一间子宫,一个人,尤其一个作家,其尊严是有一条干净的舌头,一条滑行自如的舌头。
他要从窒息的泡沫里拱出一簇芽尖、一副头颅,哪怕有灭顶之险——在党魁和泡沫分子眼里,这种自由蠕动、越众而出,显然无异于叛逆、异端、妖孽。
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皮里尼亚克、叶夫图什科、索尔仁尼琴……正是这类拒绝“压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