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导游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陵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到了中山陵。 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生于 1866 年 11 月 12 日广州香山县,曾在香港、檀香山等地 求学,此后他又来到广州、澳门行医,后弃医从政。 1905 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 民生”;并以“驱逐达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年 10 月,领导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年 1 月 1 日于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21 年发动护国运动。 1921 年 5 月就任非常大总统。 年,孙中山提出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年 3 月于北京逝世。 1929 年 6 月 1 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正式安葬在南京的中山陵。 当时的迎榇大道是从中山码头到中山门全长 12 公里,陵园大道是从中山 门到陵园广场,长 3 公里,整个陵园广场象一把打开的折扇,其意宽敞,庄重 朴实。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紫铜宝鼎,它三足两耳,重达 5000 公斤,高 4.3 米, 腹经 1.23 米,是 1933 年由广州中山大学的师生捐资铸造的在鼎的腹部有“智 仁勇”三个字,这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的上半部还有六角型铜牌,这是载季 陶母亲黄氏老夫人所书的孝经全文,所以,此鼎又称“孝经鼎” 迎面,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石牌坊,坊额正中有“博爱”两 字,是孙中山先生亲自书写,它原先出自于韩愈“原道”中“博爱之为仁也” 一语,,孙先生把它引申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这两字也是孙先生一生的高度概 括和真实写照。此坊我们一般称为“博爱坊” 穿过墓道,我们就来到陵门,陵门是一座单檐歇山式仿宫殿式建筑,正中 横额上有“天下为公”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它最早出自于孔子 “礼记·礼运”上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是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这也是孙先生毕业奋斗的最高理想和对在民 主义的极好注解。 游客们,请看,这是碑亭,它是重檐歇山顶,上盖蓝色琉璃瓦,亭中有一 块高大的石碑,它高 8.1 米,宽 4 米,上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 个镏金大字,这些字是当时国民党元老谭延凯先 生手书的。在碑的顶端还有一枚阴刻的国民党党微。 中山陵自基至顶共有 392 级台阶,从碑亭到顶有 290 级,共分为 8 段,象 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在平台上陈列一对铜鼎,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给中山陵园的,鼎身 上刻有“奉安大典”四个字。还有一对青石狮子,这是福建著名雕刻家蒋文子 雕刻的。在日军侵华战争都遭破坏。 第八层平台上的一对石鼎是孙中山长子孙科赠送的。 各位游客,您注意了没有,中山陵的台阶从下往上看,是只见台阶不见平 面,从上往下看,是只见平面不见台阶,这也是中山陵一大特色。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祭堂,是一座中西合璧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上覆 1 蓝色琉璃瓦,在门楣上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写的篆字“民族、民权、民生”。 在门楣与屋檐之间还嵌入孙先生手书的“天地正气”四个金字。下面请随我进 祭堂参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孙中山先生的坐像。坐像高 4.6 米,先生身穿长袍 马褂,双脚并坐,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这是由法国著名雕刻家保罗·郎特斯 基在法国用意大利白石雕刻的。坐像底座的四侧刻有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为内 容的 6 幅浮雕:正面“如抱赤子”、东面两副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 背面是“国会授印”,西面两副是“振聋发聩”,“讨袁护国”。 坐像的四周是 12 根黑色石柱,左右两侧墙壁上镌刻的是孙先生手书的 “建国大纲”。 祭堂内顶部是彩色马赛克铺就的国民党党旗“青天白日满地红”。 祭堂后壁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门额上有孙先生手书“浩气长存”四 个字。 墓室为半球形封闭式建筑,墓体坚固异常。半球状的穹隆顶色泽柔和回音 环饶,更具庄严肃穆.顶部是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微.墓室的中央,是一个 圆形大理石栏杆,谒陵者可绕墓圹一圈瞻仰.石圹深 1.6 米.底部用白色瓷片铺就.正 中是一具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是按孙先生安葬时遗体原样 1:1雕刻 的. 瞻仰至此你们可能要会问:为什么孙先生遗体葬于南京,遗体在哪?因为 孙先生生前对南京有深厚的感情,毕生崇敬朱元璋,而且紫金山风景如画,所 以他选择葬于南京:孙先生在汉白玉遗像下五米深处用钢筋混凝土密封,从来 没有打开过. 整个中山陵庄严肃穆,精美雄劲,它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 他设计的中山陵平面呈警钟状,寓含“警钟长鸣,唤起民众”之意。整个中山 陵主体建筑是按中枢线分布的,它在继承了古代陵墓礼制建筑的基础上,借鉴 了西方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将艺术与中山先生的思想精髓完全融合相得益彰。 在中山陵附近还有藏经楼

文档评论(0)

damoyi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