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要点
文学常识
1、《送车阳马生序》 .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推崇、赞许之辞。
2. 课文通过自己青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1、 中心思想: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最终学有所成。
2、 整体结构内容。
第1段:作者年轻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专。
第2段:说明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对比)
第3段:点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二、解释
(1)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 (2)无从致书以观( 取得,买到 )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 ) (4) 弗之怠( 懈怠,放松 )
(5) 走送之( 跑 ) (6)不敢稍逾约( 超过期限 )
(7) 既加冠( 指成人 ) (8)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心;才学渊博的老师 )
(9)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塞,充满 ) (11)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和脸色)
(12) 援疑质理 ( 提出;询问 ) (13) 或遇其叱咄(有时;训斥,呵责 )
(14) 俟其欣悦( 等到 ;高兴 ) (15) 负箧曳屣 ( 书箱;鞋 )
(16) 持汤沃灌( 热水 ) (17) 以衾拥覆 ( 用;被子 )
(18) 寓逆旅主人( 旅社 ) (19) 腰白玉之环 ( 挂在腰间 )
(20) 烨然若神人 ( 光彩照耀 ) (21) 緼袍敝衣 ( 旧絮;破 )
(22)略无慕艳意(羡慕;欣赏)
(23)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指朝廷;国家供给的粮食;供给)
(24) 岁有裘葛之遗(夏衣; 给予) (25) 无冻馁之患矣 ( 饥饿 ;忧患 )
(26)非天质之卑 (天资,人的智力;低下)
(27)流辈甚称其贤(同辈的人;称道,赞扬) (28)乡人子谒余( 拜见 )
(29)撰长书以为贽(写;信;古时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见面礼。)
(30)言和而色夷(谦和;平和) (31)自谓(说)
(32)论辩 (指谈论道理) (33)是可谓(这)
(34)益慕圣贤之道:(更加;仰慕) (35)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热水;蒙盖)
(36)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37)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着)
(38)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 (39)门人弟子填其室:(塞。拥挤的意思)
(40)礼愈至:(周到) (41)不敢出一言以复:(辩解)
(42)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43)沃灌:(浇洗)
(44)主人日再食:(两次;同“饲”,提供伙食) (45)畅达:(顺畅通达)
(46)口体之奉:(供) (47)立侍:(站着陪伴)(48)灌:(通“盥”,洗)
(49)诸:(兼词,是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并兼有这两个词的意义。之,指书。于,向) (50)卒获有所闻:(最终)
三、 通假字
1、四支僵劲:“支”同“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四、一词多义
1、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动词),无冻馁之患矣(患:忧患,名词)
2、质:援疑质理(质:询问,动词,)非天质之卑(质:智力、天资,名词)。
3、道: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名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道:谈、讲,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名词)
4、至: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形容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至:到,动词)
五、古今词义
1、汤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热水 今义:菜汤
2、走 走送之 古义:跑 今义:行走
3、趋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古义:快步走 今义:趋势
4、或 或遇其叱咄 古义:有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