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主备:黄小忠 金颖慧 高一语文备课组
PAGE
PAGE 2
最后的常春藤叶 活动单
审核:蔡成兵 尤红春
【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主线次线的安排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2.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3. 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活动方案】
一、基础知识
词语整理
编辑( ) 缉私( ) 开门揖盗( ) 一哄而散( ) 哄骗( )
哄堂大笑( ) 款识( ) 窗槛( ) 打颤( ) 颤抖( )
追溯( ) 塑像( ) 舌苔( ) 苔藓( ) 昵称( )
砖砌( ) 咆哮( ) 发酵( ) 转弯抹角( ) 绷着脸( )
唠叨( ) 绪谈巷议( ) 巷道( )
成语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文内例句: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文内例句: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文内例句: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
文内例句: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文内例句:在这些错综复杂、苔藓遍地、狭窄的“巷子”里,他的脚步却放慢了。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文内例句: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稀奇古怪】:形容事物很少见,奇异怪诞,与一般不同。
文内例句:高烧烧得她疑神疑鬼,满脑袋都是稀奇古怪的念头。
二、谈话导入。大家留意过树上的叶子吗?有这么一片小小的树叶,却联系着两个人的生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欧·亨利笔下这片神奇的叶子。三、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有没有感到疑惑的地方,或是有哪些值得大家展开讨论的地方?大家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主题表达等方面着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考虑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梳理筛选,将学生比较关注的、较有探究价值的若干问题投影在屏幕上。四、分组研读(分组合作研读交流)⒈自主研读。对自己感兴趣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展开阅读,圈点勾画,并做好点评。⒉小组交流,合作研读。在组内选择一两个比较大家关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五、文旨探究(深入的对话与领悟)⒈从人物形象入手:哪个是主人公?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进展,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讨论的展开:从琼珊、苏艾,到贝尔曼,最后聚焦在贝尔曼身上。初见贝尔曼——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再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重见贝尔曼——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由此,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领会人物形象对主旨的表现作用: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⒉从题目的含义入手。提示:从琼珊、贝尔曼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究最后一片叶子的表层义和隐喻义,并由此领悟文章的主旨。讨论的展开:对琼珊而言,最后一片叶子意味着生命的飘逝;对贝尔曼而言,这是他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更是维系他人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作品主题由此升华:最后一片叶子象征着艺术家关爱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普通的叶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比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更有价值。
⒊从文章的结尾入手。提示:多角度质疑、讨论,体会逆转式的结尾对主旨的表达。讨论的展开:文中逆转式的结尾,符合生活逻辑吗?符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全套PPT课件.pptx
- 《民宿文化与运营》课件——第四章 民宿建设.pptx VIP
- 2022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10KV配电箱验收流程及规范.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投标文件.doc VIP
- 2025届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舒蕾上市谈判手册.docx VIP
- DB4103T 129-2021 产(商)品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规范.pdf VIP
- 七猫中文网投稿申请表.pdf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版》 课件全套 索明何 第1--8章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应用软件设计.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