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批评加“一点糖”使结果增“十分甜”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在批评学生时要多给学生一点“面子”,要注意时间、场合、方法,应平等待人,尊重学生,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讲究批评的艺术,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关键词:批评???加糖??结果??甜
心理研究表明人是爱表现的动物。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由此,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必不可少!但人不可能不犯错,学生亦然。此时,老师应如何表扬学生呢?深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知道表扬学生的同时适当的批评还是应该的。一提到批评,大多数人都觉得被人批评是难堪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批评的过了一点,就会适得其反横遭指责。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要情感投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对于那些惰性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情性和逆返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我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叫高子翔。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常欺负人,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很真诚,就对老师慢慢亲近了,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小马”。
二、批评要幽默风趣
沙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幽默的作用,不仅是含有笑料,使人轻松,更重要的是,它含蓄、深沉和犀利,使人在哈哈一笑或啼笑皆非之后,有无穷的回味和智慧的启迪,并且受到一定的教育。如:一次班会上,我针对个别学生在值日不认真甚至不做值日的现象,来了个正话反说:“同学们,最近我班涌现出一批颇具爱心的学生,他们扫地时总是轻描淡写,可谓扫地不伤蝼蚁命;还有些同学,总是让清扫工具静静的躺在工具箱里,不忍心让它们沾染半点灰尘,更可谓菩萨心肠。大家说:“这些同学不值得表扬吗?”同学们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在笑声中,那些不爱做值日的同学羞愧地满脸通红,深深地埋下了头。这种幽默诙谐的批评,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更为人接受。
三、多给学生一点“面子”
????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较强,作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多给学生一点“面子”,要注意时间、场合、方法,应平等待人,尊重学生,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一天中午放学,一位学生在学校附近的一间小商店买零食时,趁人多“拿”了一包水果糖,被店主发现,店主派人来告诉我,叫我去领人。当我赶到商店时该生正蹲在一个角落里抽泣,显得十分紧张和害怕。我当即对店主说:“我会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但请店主为该生保密,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那样可能会毁了他的一生”。我没有将该生带到办公室,而在校园内一个花坛旁与他谈心,向他讲“小来偷针,老来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学生听后,对错误的严重性和可能产生的危害感到震惊,一再表示坚决改正错误,但其脸上明显表现出惊恐的神情。我当即表示只要能坚决改正错误,我也一定为他保密。后来,该生不仅没有再犯小偷小摸的错误,还成了“三好”学生。
四、要注意批评的场合
中小学生因其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自尊心极强。教师批评学生一定要注意批评的场合,讲究分寸。需要当着全班或者是集体场合批评的,一定要在了解批评对象且批评对象可以理解或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切勿因此让其产生抵触情绪,适得其反,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批评学生,避免学生认为他在全体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在办公室、宿舍或其他比较僻静的地方,那样学生较容易接受,可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切忌不分什么场合、不分什么对象、不分什么事情,信口开河、随意批评,不管批评效果,也不管对学生本人或者其他同学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五、不要“心罚”学生
“心罚”是相对“体罚”而言的,“心罚”是教师由于某种原因而有意无意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惩罚,包括厌恶、嫌弃、轻视、讥讽、不信任等。“心罚”表面上似乎没有“体罚”那样的直接伤害性,但它伤在学生心里,其伤害程度往往比“体罚”严重得多。不“心罚”学生,这是比较难以做到的事情。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遇事要冷静,要善于控制自身情感。在教育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