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晓玲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
基本信息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一
教学形式
新授
教 师
秦晓玲
单 位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
课 题
求平均数
生成性案例描述
(课堂上非预设的、意外的情况发生的背景情况、经过、应对办法和效果等)
第一次执教:
出示习题:下表是某地收集的一年中每个季度下雨的数据。先把表填完整,再算一算这一年中平均每月下雨多少天?
季度
合计
一
二
三
四
下雨天数
20
28
32
16
学生练习后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
解法一:(20+28+32+16)÷12=96÷12=8(天)
解法二:(20+28+32+16)÷4=96÷4=24(天)
师:这里的两种解法,哪种是正确的?
生:解法一。
师:是啊,一年有12个月,所以除以12才是对的呀!做错的同学订正。
第二次执教:
当学生也出现上述两种解法时,老师并没有立即评价,而是把学生分成了甲乙两方,由代表进行辩论。(甲方:支持解法一;乙方:支持解法二)
甲方(昂首挺胸):请问对方辩友,这道题求的是什么?
乙方(不甘示弱):这道题求的是“平均每月下雨多少天”。
甲方(信心十足):一年有多少个月?
乙方(底气不足):一年有12个月。
甲方(咄咄逼人):那你们为什么要除以4呢?
乙方(无言以对):我们确实错了!
乙方(补充):我们还有一种补救方法。
甲方:愿意洗耳恭听!
乙方:我们在除以4后再除以3,不就对了吗?
甲方:能说说理由吗?
乙方:把总天数除以4后,就是平均每个季度下雨的天数。因为每个季度有3个月,所以再除以3就等于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数。
甲方:我们也有不同的方法。把总天数除以3与4的积,也等于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数。
案例反思与启示
(评析案例中的成败、需关注的细节等,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将如何处理更好,对如何应对非预设情况发生有何经验或教训等)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本节课我第一次试教只是机械讲评,课堂沉闷乏味、毫无生机;第二次试教我则善于捕捉契机,巧妙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将“错误”转化为 “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比赛,在争辩中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创造性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课堂因 “意外”而灵动,因“生成”而美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