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颡鱼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腊丁,央丝。英文名:Yellow cartfish 。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脂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 原尾形 附肢 骨骼 侧孔总目 侧孔总目 全头亚纲 鳃裂 脂眼睑 鲥鱼 鳞片变异 斑鰶 鲑形目——虹鳟 脂鳍 大银鱼 鳞片变异 鰻鲡目 协助运动 鲤形目——青鱼 54 裂腹鱼 鳞片变异 银汉鱼总目-鳉形目——食蚊鱼 海马 海马 鳞片变异 合鳃目——黄鳝 圆筒型 鲈形目——鰕虎鱼 54 红罗非鱼 侧扁型 带鱼 鲽形目——鲆 身体一侧 七鳃鳗 鱼工 下孔 总目 鼻孔 平扁型 翘嘴红鲌 上位口 蒙古红鲌 亚上位 鲇 D前位 狗鱼 后位 狗鱼 中国团扇鳐 斑鰶 刀鲚 中华鲟 硬鳞 角质鳍条 鳊鱼 乌鳢 (2)鳞焦:鳞嵴围绕的中心区域。 鳞焦基位:偏向基区,(鲤科,鳅科) 鳞焦顶位:偏向顶区,(圆尾斗鱼,弹塗鱼) 鳞焦中位:与几何中心重叠。 (3)鳞沟(辐射沟) 是一系列从鳞焦或者从新长的那一级年轮环片附近向四方辐射开来的凹沟。 初级鳞沟:从鳞焦发出的; 次级鳞沟:离鳞焦一定位置发出的。 鳞沟的存在降低了鳞片表面骨质层的坚硬性,增加了弹性, 鳞片表面构造图 示鳞沟 四、侧线与鳞式(Lateral line and Scale formula) 1.侧线:一般真骨鱼类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或多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线状构造。 是感觉器官,测定方位和感觉水流,远距离触觉。 2.鳞式: 侧线鳞数 侧线上鳞:侧线——D起点横排鳞片数; 侧线下鳞:侧线——A或V起点横排鳞片数。 做为分类依据。例:鲤:5-6/32~36/4-V或32-36 5-6/4-V 鳞式 有和没有侧线 五、鳞片变异 1.皮状突起:鲇类鳞片退化。 2.短须:须鳎和舌鳎的唇上和鳃盖边缘的鳞片变异为短须, 感觉作用。 3.骨片: 南美甲鲇被两排宽大而互相覆盖的骨片包围, 海龙、海马全身被环状骨片。 玻甲鱼的骨片薄而透明, 4.棱鳞:鲱形目,鲱科:腹部生有坚硬的棱鳞。 鱼参科:侧线鳞为棱鳞 5.腋鳞:P或V基部前缘长着一个变形的大鳞片。 称为辅助鳞或腋鳞,功能不明。例:鲥鱼 6.臀鳞:A基部两侧各有1列明显增大的鳞片,叫臀鳞, 两侧臀鳞在腹中线上形成一条裂谷, 所以称这类鱼为裂腹鱼。 银鱼科雄鱼的第二性征。 鳞片变异 六、鳞片的研究意义 首先,作为鱼类分类学上的辅助特征之一。 其次,鳞片的生长是鱼体生长的一个缩影,其细微结构的分析往往还能反映出鱼类一生中的生活各主要阶段与过程,因而成为研究鱼类年龄与生长的主要材料及种下划分的辅助特征。 第三,鉴定捕食者食谱:鳞片不易消化。 第四:鳞被的形成与早期死亡率有关。 鳞被完全形成之前死亡率特别高,除了经常探讨的环境与饵料因子外,某些寄生虫侵袭与细菌感染疾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鳞被情况有很重要意义。 第四节 其他衍生物 金鱼和热带鱼:珊瑚礁中的鱼,体色各异,颜色丰富多彩,环境、色素C。 一、色素细胞与体色 (一)色素C:分布于真皮,表皮通常不具有色素 C。 1.黑色素C:含黑色素,C呈星状,有很多突起,是一种黑棕色致密颗粒,由酪AA聚合而成。 2.黄色素C:C具二核,光线透射下呈橙黄色或棕色。 3.红色素C:主要在热带鱼身上常见, 上述三种基本色素C,通过适当组合就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 4.虹彩C(鸟粪素C):C多角形或卵圆形,无突起,只有一个C核,是一种色淡或银白的反光物质,起着镜子的作用。 带鱼:体上虹彩C很多,所以呈银白色。 注:色素细胞集中,体色变浅、色素细胞分散,体色变深 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中含黑色的颗粒,颗粒收缩,身体上的黑色变淡。 色素细胞 黑色素颗粒(电镜照片) 黑色素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黄色素细胞Xanthophore 含脂肪性色素颗粒 强光、有机溶剂会使其褪色 两个细胞核 fms is required for xanthophore development 白色素细胞 一般位于黑色素细胞下面 白色素细胞中含有尿酸盐 虹彩细胞(iridocyt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