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VIP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诸子百家下列主张或观点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上体现出积极进取精神的是(  ) A.“无为而治”   B.“制天命而用之”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人不能战胜自然 2、《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推断,“和”在最初造字时的含义指的是( ) A、下棋出现和局 B、音律和谐 C、战争休止 D、人际关系和谐 3、《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能够说明(  )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4、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5、 下列主张与“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6、 在有关惩治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这些流派按顺序应该是( ) A. 儒、道、墨、法 B. 道、法、儒、墨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7、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善能,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反映了(  ) A.“君权神授”的主张 B.“天人感应”学说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的学说 8、周武王向广大诸侯誓师,“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材料中对“天”、“人”关系的观点与下列类似的是(  ) A.“天人合一”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人定胜天” D.“制天命而用之” 9、《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得到排斥 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C.汉代儒学吸取了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 10、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护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 董仲舒倡行“罢黔百家,独尊儒术” C.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性本善”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道德” 11、2019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12、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著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诛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 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 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天意说 13、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针对朱熹等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提出了“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这反映出( ) A. 理学有性理空谈倾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