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情况。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
三国
唐;归纳: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情况。 ;【延伸·拓展】著名的医学著作:
①《黄帝内经》是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著名医书。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③唐高宗时《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④《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
⑤《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东方医药巨典”);社会生活史;;直击01年高考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
变化:
南宋后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
明清时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原因: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纺织技术改进;
棉布物美价廉,深受欢迎。
种植玉米、甘薯成本低、产量高;
国内各民族交流和中外交流促进纺织技术进步和玉米、甘薯的引进。
官府提倡,推广种植。
影响:
民众生活有所改善,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发展;
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最终导致江南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盛。;中央集权;归纳
1 中国封建王朝(秦,隋唐,北宋,元,明)是怎样变革丞相制度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西藏问题)
战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秦朝: (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汉朝:郡国并行制。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10个行省(如云南行省)宣政院管辖西藏
清朝:行省制度,在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设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例题1】简述西藏在元、明、清时期与中央政府关系不断加强
①元朝:宣政院,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②明朝:卫所、僧官制度
③清朝先后册封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后清又设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延伸】清朝以前的我国历代封建政府是如何经营、开发东北地区的?
唐朝: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设都督府
元朝:设立辽阳行省;
明朝:奴儿干都司;;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赋税制度;1、鲁国的“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
2、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3、两汉实行编户制度
4、北魏的租调制:
5、隋朝租庸调制有年龄限制
6、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谷物,叫做“租”;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无年龄限制
7、两税法:唐政府接受杨炎的建议,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分夏秋两次收税。该赋役制度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个大变革。
8、 一条鞭法:明朝张居正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
9、摊丁入亩地丁银制度:雍正在位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自汉唐的人头税被废除,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小结:古代的赋税制度;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两税法为标志);
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这种演变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直击2000年高考简述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1)演变:
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
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
明中期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银;
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彻底废除人头税。
(2)趋势:
以银两代实物;
征税从以人丁为主要标准变为以地产为标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器人关节模组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docx
- 员工冲突管理培训.pptx VIP
- 新课标人教版 宾语从句 复习课件.ppt VIP
- 厂务系统介绍.ppt VIP
- 2024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0高等数学(一)试卷及答案.pdf
- 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5 setionB 课件.ppt VIP
-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全册).pdf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2 reading-The Spirit of Christmas.pptx VIP
-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8全单元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