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复习之表现手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复习之 “鉴赏表现手法示例” 明确考纲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鉴赏评价 难度等级: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诗词鉴赏知识框架 诗歌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结构技巧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抑扬结合、以小见大、 联想想象、象征、衬托、 对比、用典等。 课前预习 写出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____________ 2 .杨柳岸晓风残月____________ 3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____________ 4 .樯橹灰飞烟灭。____________ 5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____________ 借景抒情 用典 反衬 借代 对比 真题题目要求再现 1.(2012年广东高考卷)《余杭四月》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2010年广东语文高考卷)《望江东》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3.(2013年广东深圳一模)《马诗》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2013广东高考卷)《鹧鸪天》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1.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5.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 6.请从……角度分析……这首诗(某联、某句)。 ? 【常见提问方式示例】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 ? ? 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真题示例 2013广东语文高考卷 ?答: 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2分)看到远方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分) 【注意答案中的答题层次】 答案示例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一般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假如题干已指出可省略) 2.抓住诗(词、曲)中的意象或原文语句分析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如托物言志要阐明“物”与“志”,借景抒情则要谈“景”与“情”两个因素】 3.阐明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如作者的情感、诗(词、曲)的主旨、艺术效果等】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颔联历来是被传颂的名句,请联系诗歌内容具体说说该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答: 1.寓情于景。子规啼、三更月,作者触目伤怀。 2.虚实结合。梦中归乡是虚,梦醒后子规啼唤、月光如水是实。 3.衬托。以乐衬忧,梦中归乡是乐,梦醒是异乡是忧。 4.用典。“蝴蝶梦”用“庄周梦蝶”的典故。 答案示例 送二兄入蜀 【唐】卢照邻 关山①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注】①关山:古时由长安入蜀,必须经过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门关。 诗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巩固练习 迁移演练 ?答: 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首句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的艰辛,次句“花柳帝王城”写出了“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歌舞升平、一派繁华的景象,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以长安的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感到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更加深沉。 答案示例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 ??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答:1.对比。“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和“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强调了二者的不同审美情趣。 2.反衬。用赏花人的喧闹来反衬早春的“清景”。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3.虚实结合。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艳丽,喧嚷如市。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