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灵武市第二中学八年级上册美术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顾欣 主讲教师:顾欣 序号:
课 题
3、寄情山水
课 时
第1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树的画法,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
2、运用山水画技法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并大胆描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3、掌握树木的画法,能够用笔墨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学习临摹树木的画法。
教学难点
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
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处理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中国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我们通过赏析《富春山居图》来体会山水画的魅力。
二、赏析《富春山居图》:
1、感受作品:
取材于富春江两岸的山水景物。作者以高超的笔墨、概括洗练的手法,着意描绘了其间山山水水的万千气象。
横岭侧峰、丘壑连绵;烟水缥缈,波光粼粼;劲松沉雄、远树含烟;平沙远渚,水郭村野,既见山川雄伟之气势,又显出平淡简远之意态;而在其间出现的烟江垂钓使画面更为丰富生动。
2、赏析要点:
纵观画面全篇,画家的视角是静止的还是游动的?
你能通过线条想象画家作画时的情绪,通过水墨想象色彩吗?
画家是怎样表现深、远、阔、平淡的?
结合画题,针对画面整体或局部,找出恰当的词汇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意境。
3、思考与练习。
三、学画树木:
1、树木的结构规律:
A. 下笔当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B. 树干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
C.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D. 树的组合要有大小之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2、黑板演示画法步骤。
3、点叶、夹叶举例。
4、学生合作,完成树木作品。
5、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评作品:
学生作业完成后,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画树木的认识和了解进行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师评指出学生的不足。
一、学生欣赏作品,体会笔墨的韵味和意境,从而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回答问题。
二、学生自由体验笔墨韵味。(学生通过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由探究、交流)?
三、学生临摹练习。
板书设计
3、寄情山水
? ———树的画法?
树的画法:树分四枝?
点叶:?夹叶:
教学反思
灵武市第二中学八年级上册美术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顾欣 主讲教师:顾欣 序号:
课 题
3、寄情山水
课 时
第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
目标
1、学习山石的一些基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
2、欣赏——练习——评价——练习。
3、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山石的基本画法。
教学难点
山石质感的表现。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
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处理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在表现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
二、 技法讲解,学画山石: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树的方法,树木与山石组合即构成山水画的主体。山石画法学习先从画石开始。有如下要点:
A、石分三面(“三面”即为多面之意),表现体积。轮廓要有浓淡之分,表现阴阳向背。
B、石的组合要大小相间、错落有致。
C、用皴法表现石头的表面纹理,使之厚重并富有体积感。(学用一种皴法为主)
D、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皴出山体结构,点染而成。山的造型要注意脉络贯通,山势起伏,层次分明。
2、山水画的布局:
确定一幅画中山脉峰峦的宾主关系,或相对呼应,或环抱其中,形成变化统一的整体。
3、课件出示作品,利用古代诗词描绘的视觉感受理解“三远”。
A.极目远望为平远,景色浩渺无际。“潮平两岸阔” “一片孤城万仞山”是也。
B. 仰望山巅为高远,峰峦之势高耸突兀。“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也。
C.由前窥其后为深远,山重水复层层叠叠。“山重水复疑无路”是也。
三、学生作业:
1、小组合作,运用国画工具材料完成山石的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小头尺寸对照表.xlsx VIP
- 《高级钳工培训课件-(钳工工艺流程、操作技巧及其安全规范)》.ppt VIP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车辆电工(中级工)题库复习题要点 .pdf VIP
- GBT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标准.pdf VIP
-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课件.pptx VIP
- 全省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全市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RBA8.0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格式可转换WORD).pdf VIP
- 典范英语4a Lesson3 The Camcorder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