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心理物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心理物理学;传统心理物理学;传统心理物理学;传统心理物理学;感觉阈限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测量;某些近似的绝对阈限;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基本程序;最小变化法测定音高绝对阈限; 测定差别阈限;阈限的确定 每个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是差别阈限的下限(Ll) 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是不肯定间距(Iu) 不肯定间距的1/2定义为差别阈限(DL)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PSE),理论上PSE与标准刺激(St)相等,两者之间的差距称常误(CE) 将所有系列的上限平均,下限平均,即可求得该刺激的绝对差别阈限 DL=(Lu-Ll)/2 ; 最小变化法测定时间差别阈限(标准刺激0.4);误差控制; 练习误差:练习使速度和准确性提高,阈限降低 疲劳误差:随实验进行,速度和准确性降低,阈限升高 控制练习和疲劳误差的方法为递增和递减 系列按照ABBA安排 ; 时间与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呈现的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 多层次ABBA法控制 ;;阈上感觉的测量;心理量表;;顺序量表的建立;;;5种样品对偶比较数据整理 注意问题: 针对一个被试得到的心理物理量表的推广性差; 要求这种对偶比较是可传递的,如果刺激A优先于刺激B,而且刺激B优先于刺激C,那么刺激A优先于刺激C。 ;;等距量表的建立;;;做法: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按标准分成4等份,找出三个频率的声音,使得5个纯音依次在音高差别的感觉上相等。;差别阈限法(间接方法);实验数据举例 ;比例量表的建立;数量估计法 制作方法:呈现一规定了主观数值的标准刺激,要求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给其它强度不同的比较刺激附上主观值,以每个比较刺激估计值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作为感觉值;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例子:长度估计,假定长度单位1作为标准刺激,用其他10种比它长的刺激作为比较刺激 数据结果支持史蒂文斯定律 ;;心理物理函数;;韦伯定律;;;意义:比较不同感觉道及不同条件下的感受性成为可能。如明度和噪音响度的感受性 最优条件下各种感觉道的韦伯分数 ; 通过比较不同感觉通道的韦伯分数,推断不同感觉通道感受性的差异。 明度感受的韦伯分数低于噪音响度感受的韦伯分数。人们对明度的感受性要高于对噪音响度的感受性。 ;韦伯定律的修正 韦伯定律在刺激强度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会失效 修正后的公式:ΔΦ/(Φ+a)= C或者ΔΦ= C(Φ+a) a是一个数值很小的常数,修定后对极低刺激强度下的数据有较好的拟合 参数a解释为感觉噪音,是神经系统的自发活动。 ;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费希纳定律的推导 差别阈限法建立等距心理量表 韦伯定律 ;公式推导 按照韦伯定律预测,设绝对阈限的值为a,对应心理量表的零点,韦伯分数ΔΦ/Φ=C ;那么,心理量表的1就对应了a(1+C);2就对应着a(1+C)2;n就对应着a(1+C)n。 Φ= a(1+C)n 心理量值恰好就是物理量值除以a之后,并取以(1+ C)为底的对数: ψ=log(1+C)(Φ/a) 经过对数换底公式的变化,可以得到更简洁的形式:ψ=KlgΦ (ψ是心理感觉的量值,Φ是物理刺激高出绝对阈限以上的单位数量,K是固定的系数)。 这个公式就是费希纳定律,即:感觉强度的变化和刺激强度的对数变化成正比。;费希纳定律成立的条件 假定韦伯定律对所有类型和强度的刺激都是正确 Riesz(1928)的纯音响度实验没有证实这一点 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Stevens(1936)的研究和Durup等(1933)的实验否定了这一点 ;费希纳定律的改进;break;史蒂文斯定律(幂定律);;;;感觉的直接测量;数量估计:数据符合幂定律 数量生产 方法:给被试一个用数字表示的感觉量值,要求他们调整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量 可与数量估计法配合使用,避免系统误差;;刺激序列效应:同化效应,在同一实验阶段中,如果被试首先对一个较弱刺激SA引起的感觉进行估计,紧接着估计SF的数值,结果就会被SA同化而偏低;反之,对较强刺激SK进行估计后紧接着估计SF,得到的结果就会受强刺激影响而偏高。 刺激全距的影响:刺激强度全距减小,心理物理函数斜率提高;被试在实验中总是倾向于采用同样的反应数值全距,而不管实验中所呈现刺激的全距大小 ;;break;

文档评论(0)

134****9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