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选择题
1.“沈阳事变(日本称九一八事变为沈阳事变)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发生于沈阳城外,是远东有史以来最大事变。”其“最大事变”标志着
A.甲午中日战争战败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C.抗日战争由此爆发 D.国共合作抗日形成
2.“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这一童谣所说的事件发生后,沦陷区的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了
A.抗日游击队 B.抗日义勇军 C.北伐军 D.东北抗日联军
3.“肩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是由国民党人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4.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种“严峻的形势”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华北危机
5.右图是1936年12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6.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7. )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9.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该材料评价的是( )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10. 张学良回忆(1901年-2019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
处理可也。
——蒋中正
(1)上述电文中所说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事件?
(2)这份电文反映了国民政府实行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2.仔细阅读下面一则史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中说:“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致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
(1)根据材料可知,中共对西安事变持何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
(2)西安事变的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一、选择题
1.C 2.B 3.B 4.D 5.C 6.C 7.A 8.C 9.A 10.B
二、非选择题
1.(1)九一八事变
(2)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2.(1)主张和平解决: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之生物技术实践的练习题.doc
- 广东省广州市牛津深圳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18实力检测(一)(无答案).doc
- 广东省惠州市第八中学英语Module 10 The Weather Unit 3 Writing教学设计.doc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
- 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
-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 3.只拣儿童多处行(同步练习及解析)五年级语文下册.doc
- 甘肃省陇南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
-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
- 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英语试题.doc
- 甘肃省会宁县韩集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广西钦州市第十二中学高二年级历史季学期第一次周测试卷.doc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doc
- 江苏省常州市丽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章单元检测物理试题.docx
- 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高三文综测试地理试卷.docx
-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减法.docx
-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docx
- 广东省韶关市高考调研考试文科综合之历史治试卷(无答案).docx
- 广东省惠州市崇雅实验学校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英语Module13检测题(无听力 无答案).doc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8~度高一年级12月月考化学学科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