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笔记.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笔记 这本书很简单,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传播与文化以及技术与文化。每一部分都包 括四章,其实,整个的结构非常清楚,下面我将从作者简介、内容梳理、问题探讨三个 方面进行。 第一部分传播与文化 第一章 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 作者从杜威开始认真研究传播学著作, 发现从杜威切入可以很好的理解传播学,因 为杜威著作的关键点在于利用传播的不同意义或者说冲突提出“在所有的事物中, 传播 是最为奇妙的”这一论断。 那么,从 19 世纪传播一词进入公共话语时起,美国文化中就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 的传播概念,作者将传播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 什么是传播的传递观呢? 传播的传递观是美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在 19 世纪,信息的移动在本质上被看做是与货物(或人)的位移相同的过程,两者都可以用 传播这个名词来描述, 这时传播的中心意思就是为了控制,将信号或者讯息从一端传送 至另一端。 而电报的出现终结了这种同一性,但并没有改变这种隐喻。 (这在第八章当中还会 详细谈到)。 所以,在外面思想的最深处,对传播基本理解认定为于传递这一观念:传播的传递 观指的就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 作者认为传播的传递观与一般的政治、 经济和技术起源不同, 而是来源于宗教文化。 传播的传递观现代含义肇始于美洲拓荒时期。 (见P5) 什么是传播的仪式观呢? 传播的仪式观在美国人的思想中比较淡薄,在美国学术界向来不是一个主旋律。但 其实它是一种更为古老的观点。 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 而是指在时 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作者认为传播的仪式观与宗教也有关系,源自这样一种宗教观:并不看重布道、说 教和教诲的作用,为的是强调祷告者、圣歌以及典礼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说传递观众传播一词的原型是出于控制的目的而在地域范围拓展讯息, 那么在仪式观众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 圣典礼。 为了使读者更好的了解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的差别, 作者说可以通过报纸在社会 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来理解: (P9) 传播的传递观审视报纸时, 发现媒介是一个发布新闻与知识,有时也提供娱乐的工 具。 传播的仪式观审视报纸时,则着眼于完全不同的范畴,好比是一次弥撒行为,新闻 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戏剧化的行为。 但是, 作者认为尽管传播的这两种研究模式含义不尽相同,但是却并不需要彼此否 定。 (P10) 所以, 作者通过杜威的著作对这两种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发现,传递观一直占 据着美国传播学的研究主流,但是这就使传播研究存在着裹足不前的现状,所以,作者 认为有必要重新开启对传播的分析,借助杜威的著作使这一研究重获新生。 (P11) 那么,从何处汲取源泉, 作者认为最切实可行的传统是还是从杜威的同事及后人的 芝加哥学派来汲取:米德、库利、帕克、欧文·戈夫曼。 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 过程。传播通过语言和其他的符号形式,也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周遭环境,我们统称为传 播的行为——进行会话、做出指示、传授知识、分享重要的观点、寻求信息、娱乐或为 人提供娱乐——这些行为都是如此的平凡与世俗化, 以至于很难引起我们的关注, 所以, 我们常常忽视传播神秘和令人敬畏的一面。 (P12) 所以杜威说出传播是最奇妙之事时, 他是想激发我们队传播这一日常行为产生惊奇 和敬畏感。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