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绪论+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 植物细胞(plant cell)是植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组织、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的一切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以及生长、分化、发育都发生在小小的细胞之中或者说源于细胞。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都具有分化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而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则又依赖于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因此,要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必须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开展细胞生理的研究。 代谢(metabolism)是指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植物代谢生理主要是研究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糖、蛋白质、脂肪、核酸、激素)的转化、运输等各种生理活动规律及代谢过程,它们是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和微观体现。植物的代谢,从性质上可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从方向上可分为同化(或合成)和异化(或分解)。绿色植物代谢活动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自养性(autotropism),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代谢生理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是植物代谢活动的必然结果,生长发育生理主要研究植物的生长、分化、发育的过程和本质。具体来说,它包括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直至形态建成(morphogenesis)的各个方面。 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不良环境条件(如干旱、水涝、寒冷、冰冻、高温、盐渍以及环境污染因子等)的总称。植物逆境生理主要是研究植物在各种逆境胁迫下生命活动规律及其适应和抵抗逆境的生理反应,它们是逆境下各种生命活动的整合,与植物在正常、适宜环境条件下的生理过程相异,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另一个重大课题,对祖国大西北生态农业的开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和规律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真可谓日新月异,并且迅速向生物学各个学科渗透,在分子水平(基因表达与调控)上探讨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对植物生理学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它使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领域更广阔了,机理分析也更深入了,但分子生物学只是植物生理学的一个伴侣,不会取代植物生理学,正如一个多么复杂的生物大分子,不能代替多细胞的生物有机体一样。 绪论 * 植物生理学孕育的阶段是从探讨植物营养和植物体内汁液流动问题开始的。那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关于植物营养的“腐殖质学说”还统治着学术界,他用动物的营养方式来理解植物,认为:正像动物通过胃、肠吸收营养一样,植物的根是通过从土壤中吸收腐植质来构成其躯体的。医生兼炼金术士凡·海尔蒙第一个用实验否定了这种学说 。 绪论 * 凡·海尔蒙是第一个用科学实验来探讨植物营养本质的人,他的实验结果虽然动摇了亚里斯多德的学说,但由于当时的化学知识尚处在比较原始的“炼金术”阶段,并不知道空气的组成和化学成分,更不知道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因此凡·海尔蒙不可能从他的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绪论 * 到了1771年,氧的发现者英国的普里斯特利(J. Priestley)才发现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他把老鼠放在密闭的玻璃钟罩里,不久老鼠便窒息而死,其中的空气也失去助燃能力;但若在钟罩里放入绿色植物,经过几天,钟罩里的空气能重新恢复助燃能力并支持老鼠的生存。 后来,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而得出相反的结果,即植物也能把空气变坏。荷兰科学家英根浩兹(Jan Ingenhousz)就这些矛盾的结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于1779年指出:植物只有在光下才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才具备这种能力;在黑暗中,植物与动物一样,也能使空气变坏。 绪论 *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以植物灰分分析的多年实验结果为依据,在他的著作《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中的应用》中声称:植物只需要无机物作为养料,便可维持其正常生活;除了碳素来自空气以外,植物体内所有的矿物质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这些结论宣布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诞生,确立了植物区别于动物的“自养”特性,使争论了两个世纪的植物营养来源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正确的结论。 绪论 * 在此期间,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生物进化论陆续确立,有力地推动了植物生理学的发展。 19世纪末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J. Sachs)和他的学生费弗尔(W. Pfeffer) 在全面总结了植物生理学以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写成了《植物生理学讲义》(J. Sachs, 1882)和三卷本的专著《植物生理学》(W. Pfeffer,1897),成为影响达数十年之久的植物生理学经典著作和植物生理学发展史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两部著作的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