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选修1 单元概览:戊戌变法 一、甲午战争后民族 危机的加深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 三、百日维新 四、戊戌政变 变法的背景 变法的兴起 变法的高潮 变法的失败 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变法的背景) 日舰击沉“高升”轮 悲壮一幕 致远撞击吉野 邓世昌 1895年3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71岁的老人,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 【学思之窗】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承认日本控制朝鲜 : 割地: 赔款: 增开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 便利日本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 借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 政治势力。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大清朝败给了“蕞尔小国”日本,在中国及世界上引起了巨大震动。日本一跃成为与英美并肩的强国,从此走上了不断扩张的路子;而大清国却陷入了世纪末的恐慌, 而且背上了2亿两白银的沉重包袱;列强则更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趁火打劫,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阅读课文概述: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变化?有什么具体表现和危害?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方式的新变化 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直接割地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经济:资本输出 以商品输出为主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以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 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 争做中国债主 修筑铁路 开采矿山 开设工厂 银行 列强通过对资本输出,加强对中国经济、政治控制,民族危机加深。 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产生的危害 借款: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设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修路和开矿: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直接掠夺中国资源。 开银行:成为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总之: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的控制,使民族危机加深。 政治:列强瓜分中国 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北京 租借地: 是列强先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 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概念阐释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 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受到列强 的普遍欢迎。 阅读《时局图》,回答: 1、创作的历史背景?反映的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的方式? 2、有人为此题诗:沈沈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愿望?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划分势力范围,分而治之 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侵略方式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中国 2、表现 争做中国债主 争夺修铁路和开矿山的特权 开工厂、银行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清政府的腐败 2、表现 原因:偿还借款本息、洪涝灾害 措施:节支增收 结果:成效甚微 (2)政治危机 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1)财政危机 1、原因 (1)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3)清政府放宽

文档评论(0)

lcm8016256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