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新高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pptx

2021年北京新高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概览 一、时空定位(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过渡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 朝时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三省制形成及选官制度的变化,推动了中央 集权制度的发展;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江南经 济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 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思想文化方面;政治方面;考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 (1)北魏统一①????黄河???域????后,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 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 (2)北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不断发生人民起义,沉重 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3)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积极推动北 魏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进行改革。;经济;(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 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 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 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 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1.形成:隋朝在南北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革,逐步形成了三省六部 制;唐朝加以完善。 2.职能、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②????门下省????(负责审 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具体分工)。 ;3.作用: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完整的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之 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此制度。 构图解史????唐朝中央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流程图;三、科举制 1.隋朝形成: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唐朝继承并完善: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 首创武举和殿试。 3.作用 (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 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3)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四、唐太宗 1.主要功绩:开启“贞观之治”的局面。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心存百姓;广揽人才,知人善任;广开言路,虚怀纳谏; 开明开放,兼容并包。 客观上:隋朝经济的繁荣为其奠定了基础;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的内容 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重视法律,颁行《唐 律》,肃清吏治。 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文教:发展隋朝③????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2.功过评述 (1)唐太宗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 “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 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3)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考点二????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农业 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①????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 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筒 车。 2.均田制 (1)目的:抑制兼并,维护②????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2)内容: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3)意义: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二、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手工业 1.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2.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 非洲。 3.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三、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商业 1.隋唐时期,出现柜坊和飞钱。 2.唐都长安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坊”严格分开。 3.唐朝在广州设有③????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考点三????“三教合一”及科技文化 一、“三教合一”;2.汉字与书法 (1)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大。代表人物有魏晋的钟繇、 王羲之,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3)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代表人物有东晋 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 (4)行书兼有审美和实用价值,王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