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人体常用穴位及功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昨天和大家分享的穴位歌,今天艾蓬轩再和大家分享下人体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一、头面部常用穴位 1、百会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脱肛等。 2 、神庭 位置: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疾病,具有除湿化湿的功效。 3 、上星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 1 寸。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鼻出血、痫证,具有降浊升清的 功效。 4 、头维 位置: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 4.5 寸。 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指压头维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 部疾病。 5 、印堂 位置: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前头痛、失眠、鼻疾。 6 、太阳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 1 寸凹陷处。 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疾、面瘫。 7 、睛明(注意按摩时不要用力过大) 位置:闭目,在目内眦角上方 0.1 寸处。 主治:眼科各种病症,面瘫。 8 、攒竹 位置:前额眉毛内侧端(眉头)。 主治:头痛、眼疾、眉棱骨痛、面瘫。 9 、鱼腰 位置: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眉中)。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等,具有镇惊安神、疏风通 络的功效。 10 、丝竹空 位置:眉梢外侧的凹陷处(眉尾)。 主治:目赤肿痛、头痛、齿痛等。 11 、瞳子髎 位置:眼外角 0.1 寸。 主治: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眼内障、目翳、 减少鱼尾纹。 12 、承泣 位置: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主治:近视眼、角膜炎。 13 、听宫 位置: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主治:耳沉、头痛、视力下降等。 14 、耳门 位置: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牙痛等。 15 、听会 位置:听宫下方,与耳屏切迹平行。 主治:耳鸣、耳聋、耳内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16 、巨髎 位置: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动、鼻出血、齿痛、面颊肿。 17 、颧髎 位置: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动、齿痛、面颊肿。 18 、颊车 位置: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主治:牙痛、面疾。 19 、迎香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 0.5 寸。 主治:急慢性鼻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20 、人中 位置:鼻唇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 主治:昏迷急救,急性腰扭伤。 21 、地仓 位置:口角旁开 0.4 寸。 主治:口角歪斜、三叉神经痛。 22 、承浆 位置:下颌正中线颏唇沟正中的凹陷处。 主治:牙痛、面神经麻痹等,具有连通体表体内的功能。 23 、风府 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相当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 主治:落枕、失眠、神经性头痛、项强、目眩、咽喉肿痛、流行性感冒、精 神分裂症、癫痫等。 24 、风池 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与乳突平齐。 主治:感冒、头痛、头晕、项强颈痛、眼疾、高血压病。 25 、翳风 位置:在耳垂后、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视物不清、面瘫、腮腺炎、聋哑等。 26 、哑门 位置:在颈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主治:舌强不语。 二、胸腹部常用穴位 1、膻中 位置:两乳之间,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胸痛、肋间神经痛、冠心病。 2 、上脘 位置: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