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补泻手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仅几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引刺补泻:通过针刺腧穴, 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脏腑经络功 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1.决定补泻效果的三个因素: 1.功能状态, 2 .腧穴特性, 3 .针刺手法。 1.功能状态:入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产生不向的作用。如 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 针刺可起到补虚的作用。 而机体处于邪盛而表现 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可起到泻实的作用。 2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 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 异性,例如补虚强壮的穴位有足三里等,泻邪的穴位有少商、十宣等。 3 .针刺补泻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有七种 ⑦捻转补泻: 补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 泻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 或:补法: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 泻法:右转时角度大,用力贡 ⑦提插补泻 补法:得气后 泻法:得气后 ③疾徐补泻 操作时间短 操作时间长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 ,操作时间长 疾:快速之意 徐:缓慢之意。 补法:徐徐进针,少捻转,疾速出针 泻法;疾速进针,多捻转,徐徐出针 ④迎随补泻: 补法,近针时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泻法,出针时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⑤呼吸补泻: 补法:病入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⑥开阖补泻: 补法: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 ⑦平补平泻:称导气法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二种: ①烧山火: 将针刺入脑穴应刺深度上 1 /3(天部) ,得气后行捻转补法, 再待针刺入中 1 /3(入部 ),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 1 /3( 地部 ) ,得气后行捻转补 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 1 /3 ,如此反复操作 3 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 操作过程小, 配合呼吸补泻的补法. 即为烧山火法。 多用于治疗冷痹顽痹, 虚寒 性疾病 ⑦透天凉 将针刺入脑穴应刺深度的下 l /3(地部 ),得气后行捻转泻,再紧提至中 1 / 3(人部 ),得气捻转泻法,然后构针紧提至上 1 /3(天部 ),得气后行捻转泻法, 缓慢地 提至下 1 /3(地部 ) 。如此反复操作 3 次,将针紧提至 1 /3 即可留针。在操作过 程小,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 肿等实热件疾病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