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五 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5 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 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不同之处: (1)在乳液聚合中,单体虽然同以单体液滴和单体增溶胶束形式分散在水中的,但由于采用的是水溶性引发剂,因而聚合反应不是发生在单体液滴内,而是发生在增溶胶束内形成M/P(单体/聚合物)乳胶粒。 (2)每一个M/P乳胶粒仅含一个自由基,因而聚合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M/P乳胶粒的数目,亦即取决于乳化剂的浓度。 (3)由于胶束颗粒比悬浮聚合的单体液滴小得多,因而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粒子也比悬浮聚合的小得多。; 乳液聚合特点: 乳液聚合能在高聚合速率下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且聚合反应温度通常都较低,特别是使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时,聚合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乳液聚合即使在聚合反应后期体系粘度通常仍很低,可用于合成粘性大的聚合物,如橡胶等。 乳液聚合所得乳胶粒子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因素 (1)乳化剂: 对同一乳化剂而言,乳化剂浓度越大,乳胶粒子的粒径越小,粒径大小分布越窄; (2)油水比: 油水比一般为1:2~1:3,油水比越小,聚合物乳胶粒子越小;; (3)引发剂: 引发剂浓度越大,产生的自由基浓度越大,形成的M/P颗粒越多,聚合物乳胶粒越小,粒径分布越窄,但分子量越小; (4)温度: 温度升高可使乳胶粒子变小,温度降低则使乳胶粒子变大,但都可能导致乳液体系不稳定而产生凝聚或絮凝; (5)加料方式: 分批加料比一次性加料易获得较小的聚合物乳胶粒,且聚合反应更易控制;分批滴加单体比滴加单体的预乳液所得的聚合物乳胶粒更小,但乳液体系相对不稳定,不易控制,因此多用分批滴加预乳液的方法。 ; 二 、主要药品与仪器 ;; (1)先在50mL烧杯中将KPS溶于8 mL水中。 (2)另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颈瓶(如上图)中加入30mL聚乙烯醇溶液,0.8 mL 乳化剂OP-10,12 mL蒸馏水,5 mL乙酸乙烯酯和2 mL KPS水溶液。 (3)开动搅拌,加热水浴,控制反应温度为68~70℃,在约2 h内由冷凝管上端用滴管分次滴加完剩余的单体和引发剂。 (4)保持温度反应到无回流时,逐步将反应温度升到90℃,继续反应至无回流时撤去水浴。; (5)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约50℃,加入10%的NaHCO3水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为2~5,经充分搅拌后,冷却至室温,出料。 (6)观察乳液外观,称取约4 g乳液,放入烘箱在90℃干燥,称取残留的固体质量,计算固含量。 固含量 = (固体质量/乳液质量)×100% (7)在100 mL量筒中加入10 mL乳液和90 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静置一天,观察乳胶粒子的沉降量。 ;四、思考题 (1)? 乳化剂主要有那些类型?各自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子量有何影响? (2)要保持乳液体系的稳定,应采取什么措施? ;谢谢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