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之走出五代:宋初政治结构的调整.ppt

中国古代史之走出五代:宋初政治结构的调整.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走出五代:宋初政治结构的调整 * * 一、总论 《文献通考》卷四十七,《官制总论》: 宋朝設官之制,名號、品秩一切襲用唐舊。然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用三省長官。中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别置中書於禁中,是謂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内庭諸司,中外筦庫,悉隶三司。中書省但掌冊文,覆奏考帳;門下省主乗輿八寳,朝會位版,流外較考,諸司附奏挾名而已。 * * 臺、省、寺、監,官無定員,無專職,悉皆出入分莅庶務。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領,雖有正官,非别勅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不與朝政;侍郎、給事,不領省職。左右諫議無言責,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執記事之筆;中書常闕舍人,門下罕除常侍;補闕、拾遺,改為司諫、正言,而非特?供職,亦不任諫諍。至於僕射、尚書、丞郎、郎中、員外,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七八。祕書、殿中二省,名存實廢,惟内侍所掌,猶髣髴故事。九寺、五監,尤為空官。六統軍、十六衞,每遇大禮、朝會,但遣官攝事,以備儀範。天聖(1023-1032)中,始以環衞官補宗室子。東宫官不常置,公主無邑司。 * * 節度使不食本鎭租賦,藩府除授雖帯都督之名,而實不行都督之事。京府以及四方大鎭,皆有牧尹,而类非親王不除。諸路無觀察、採訪,而觀察、防禦、團練、刺史,特以為右列叙遷之寵,雖有正任、遙領,大率不親本州之務。諸司使副,有東班、西班,又有横班。横班之有職事者,獨閤門、客省、四方館畧有典掌,其他悉無所領。此其大槩也。 至於官人授受之别,則有官、有職、有差、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階、有勲、有爵,故士人以登臺閣、陞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勲、爵、邑有無為輕重。 * * 二、分割宰相之权 1、参知政事之设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 【乾德二年四月】上欲為趙普置副而難其名稱,召翰林學士承?陶穀問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對曰:“唐有參知機務、參知政事。”乙丑,以樞宻直學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餘慶並本官參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院使?上事,殿庭别設塼位於宰相後,敇尾署銜降宰相數字,月俸、雜給皆半之。盖上意未欲令居正等與普齊也。 同上书,卷14: 【开宝六年六月】壬寅,詔:參知政事呂餘慶、薛居正陞都堂,與宰相同議政事。 【开保六年六月】庚戌,復詔薛居正、吕餘慶與普更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權。 * * 2、枢密院及枢密使之设 《文献通考》卷五十八,《职官考》: 宋朝,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院在中書之北,印有東院、西院之文,而共為一院,但行東院印。建隆元年,以魏仁浦、吳興祚為樞密使,趙普為副使,周末闕副使,至是始置。太平興國四年,以石熙載為樞密直學士,以簽書院事。直學士六人,備顧問應對,然未嘗盡除。簽書之名始此。淳化三年,以張遜知院事,温仲舒、宼凖同知院事,同知院之名始此。……元豐改官制,議者欲廢密院,歸兵部。神宗曰:“祖宗不以兵柄歸有司,故専命官統之,互相維制。”不從。然以密院聨職輔弼,非出使之名,乃定置知院、同知院二人,餘悉置。職事多所釐正,細務分隶六曹,専以兵機、軍政為職,而契丹、國信、民兵、牧馬猶總領焉。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二十六,《论曹诵札子》: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扵樞宻,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扵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上下相維,不得専制。此所以百三十餘年無兵變也。 * * 3、三司使之设 《宋史》卷一百六十二,《职官志二》: 三司之職,國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不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户部,號曰“計省”,位亞執政,目為計相。其恩數、廩祿,與參、樞同。…… 使,一人,以兩省五品以上及知制誥、雜學士、學士充。亦有輔臣罷政出外,召還充使者。使闕,則有權使事;又闕,則有權發遣公事。掌邦國財用之大計,總鹽鐵、度支、户部之事,以經天下財賦而均其出入焉。鹽鐵,掌天下山澤之貨,闗市、河渠、軍器之事,以資邦國之用。度支,掌天下財賦之數,每嵗均其有無,制其出入,以計邦國之用。户部,掌天下户口稅賦之籍,榷酒、工作、衣儲之事,以供邦國之用。 * * 4、皇帝与宰相之交接礼仪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 【乾德二年正月丁亥】宰相范質、王溥、魏仁浦等再表求退。戊子,以質為太子太傅,溥為太子太保,仁浦為左僕射,皆罷政事。先是,宰相見天子,必命坐,有大政事則面議之,常從容賜茶而退。……唐及五代,皆不改其制,猶有坐而論道之遺意焉。質等自以前朝舊臣,稍存形迹,且憚上英武,每事輙具劄子進呈,退即批所得聖旨,而同列署字以志之。嘗言於上曰:“如此,則盡稟呈之方,免妄誤之失矣

文档评论(0)

138****74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