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唾液腺;第四节 唾液腺;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位置:颜面两侧部,颧弓下方,外耳道前下方,下颌支后外方,大部分腺体位于下颌后窝内。深、浅叶之间在下颌支后缘以峡部相连。 ;1. 浅叶:较大,咬肌后部的表面,形似倒置的锥体,向后覆盖于胸锁乳突肌上端的前缘。上达颧弓和外耳道软骨下面,下至下颌角后下方,重叠在二腹肌后腹的表面。; 腮腺外包裹有腮腺鞘(颈深筋膜浅层的延续),表面的鞘膜特别致密,成为腮腺咬肌筋膜的一部分。覆盖在深面的腮腺鞘较薄弱,向后上方附着于颞骨鼓部和???突,向下附着于下颌支内侧面,其中茎突与下颌角之间的部分纤维增厚,形成茎突下颌韧带,位于腮腺与下颌下腺之间。腮腺鞘向腮腺实质内形成许多纤维隔,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腮腺导管:腮腺浅叶前缘发出,在颧弓下约1.5cm处穿出腮腺鞘。长5~7cm,壁厚,管径0.2~0.3cm。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走行,与颧弓平行,上方有面神经上颊支和面横动脉,下方有面神经下颊支,在咬肌前缘几乎成直角转向内,穿颊肌,约成45°角向前,在颊肌与颊粘膜之间走行一短距离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1.神经支配
感觉:耳大神经的分支和耳颞神经腮腺支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颈上神经节→随颈外动脉进入腮腺→司分泌功能?并分布于腮腺的血管,司血管的舒缩以调节血流。
副交感神经:下涎核→舌咽神经→鼓室神经→岩浅小神经→耳神经节→节后纤维→耳颞神经→腮腺,司腮腺的分泌。;(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下颌下腺;位置:两侧下颌下三角内,在下颌体内侧面,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之间。由颈深筋膜浅层形成的鞘包裹。浅、深两部连接处在下颌舌骨肌后缘。;1.浅部:较大,卵圆形,下颌舌骨肌下方,后缘达下颌角,紧邻腮腺下端,两者间有茎突下颌韧带分隔,前缘达二腹肌前腹,并有一部分伸至下颌舌骨肌深面。可分三面。
(1)外侧面:紧邻下颌体内侧面和翼内肌下部;
(2)下面:被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覆盖,并有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面静脉在其表面走行。
(3)内侧面:前部与下颌舌骨肌相邻,后部借茎突舌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舌咽神经与咽侧壁相隔。;2.深部:较小,绕过下颌舌骨肌后缘至其上面,在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进入舌下间隙,前行至舌下腺后端。
下颌下腺导管:下颌下腺深部发出,长约5cm,壁较薄,行于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向内前方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肉阜,途中有部分舌下腺导管汇入其中。长而弯曲,自后下斜向前上,由于唾液在导管内运行缓慢,同时由于导管开口较大,牙垢或异物易进入导管,常成为钙盐沉积的核心,逐渐形成导管结石,因此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比腮腺常见。; 1.神经支配:
感觉:三叉神经的舌神经分支支配。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交感干颈上神经节→随面动脉分支至下颌下腺。
副交感纤维:起自上涎核→面神经鼓索支→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下颌下腺,司分泌。
; 2.血管分布:动脉:面动脉及舌动脉的分支静脉:面静脉→面总静脉 舌静脉
3.淋巴回流:下颌下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群;三、舌下腺;舌下腺小管:8~20条,细短,多数小管在舌下襞上开口于口腔,部分小管汇入下颌下腺导管。
舌下腺大管:经下颌下腺导管外侧,与下颌下腺导管共同开口于舌下肉阜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 分布于唇、舌、颊和腭部的口腔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按所在的部位分别称为:唇腺、舌腺、颊腺及腭腺。
粘液性小腺体,分泌物主要成分为粘蛋白。
下唇、口底、舌腹等部位的小唾液腺,易损伤引起腺管破裂或阻塞,发生粘液性囊肿,而且容易复发。
味腺:轮廓乳头分布区域附近的舌肌纤维中有小的浆液性腺,导管开口于轮廓乳头的沟底粘膜,分泌稀薄的蛋白样液体,以冲洗和清除食物残渣,溶解食物,有助于味觉感受器发挥功能。;学习三大腺体的对比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高考英语长难句分析课件.pptx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 VIP
- 水土保持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与验收表(样表:2混凝土工程)(SLT 336—2025)水土保持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规范.docx VIP
- 玻璃板液位计介绍.pptx VIP
- 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doc VIP
- 特种工程塑料——PEEK .ppt VIP
- 三国志曹操传宝物全拿攻略.doc VIP
- 卫星气象学课件:第3章 卫星遥感辐射基础.ppt VIP
- 2025年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资料.doc VIP
- 1正确认识广告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