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方舟传;作者简介:
朱东润(1896~1988),江苏省
泰兴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传记
文学家、文学史家。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其专长历史人物传记文字的创作。; 善于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研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实的分析考辨,著有《____________》,《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学作品,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篆、隶、行、草无不精善。;资料链接:
《李方舟传》是中国传记史上少有的一部为中国普通家庭妇女著书立说的作品,甚至李方舟在历史上也并无其人,她的原型其实是朱东润结发49年的妻子邹莲舫。邹莲舫是一位家庭妇女,在漫长的岁月中相夫教子,与丈夫同患难,共命运,有着坚强的个性与贤淑的品格。; “文革”中朱东润先生被打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和抄家,邹莲舫受到牵连,不堪凌辱,于1968年11月30日含恨自尽。朱东润在家破人亡的情况下,独居斗室,于悲愤中为纪念含冤去世的夫人而写下这部追思之作。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作品中人名、地名、机关名多使用了化名和代称。;整体感知;课堂讨论探究; 2、综观选文,李方舟的经历体现了她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迪?; ②淡泊名利。李方舟做食堂义工不图报酬,帮助产妇不留姓名,捐献财物不要名义,把奉献当做幸福,当做应尽的义务。她的行为启示我们,淡泊名利,是超越平庸和狭隘的必由之路。
③善始善终。三年的食堂义务工作从未间断,自始至终照顾乡村产妇,几十年如一日关爱丈夫。她的坚持告诉我们,始终如一的坚韧是从平凡走向伟大的关键。; 3、文章最后写李方舟在南翔为丈夫过生日时,大段引述女艺人的唱词,叙写夫妻二人悲惋怅惘之情,对此你怎么理解?; 4、选文所选传主的事迹,都是平凡的工作、平日的经历、平常的生活,琐碎繁杂,作者是如何讲述清楚又突出人物品格的?;做人从常识开始
谢有顺
很早以前就听过一个故事,是用来
形容法、英、德、中四国人的办事风格
的:一个人丢了一根针,如果这是一个
法国人,他会聚众到街上游行示威,高
呼口号:“我们要找到这根针!”如果
这是个英国人,他会不露声色地跑到皇家侦探局,;秘密请人侦破这根针的下落;如果这是个德国人,他会把房间的地板分成一个一个小方格,然后逐格逐格寻找;而如果这是一个古代的中国人,他会找出一根铁杵来,将它磨成一根针;如果这是个当代的年轻一辈的中国人,他则会先找出一根特大号的铁杵,在记者的摄像机和围观的群众面前大做其铁杵磨针的秀,等到风头出尽,暴得大名之后,再趁人不备设法去弄来一根针,以吹嘘自己大功告成。; 谁都听得出这个故事里面的讽刺意味,它的确意味深长。并没有人故意损我们,是我们血液里的东西暗合了这个故事所说的荒谬逻辑。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被教导说,要学习这种将铁杵磨成针的刻苦精神,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用铁杵来磨针是最笨的办法,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它远没有用钱买一根针来得便捷有效。即便你没有钱,也可以用这根铁杵向别人换一根针(这种便宜生意有谁不愿意做呢?)而省下磨针的时间。这就好比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失败在大多数时候并非什么成功之母。; 还有一个笑话说,老师问学生:“你今天做了好事没有?”学生回答说:“做了,我和小明一起帮一个老太太过马路。”老师说:“很好。”学生却补充道:“不过,那个老太太一点儿都不想过去。”虽说是笑话,却值得深思。帮老太太过马路,捡到东西交还失主,这些本来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是基本的常识,有时却被宣传成一种了不起的壮举,久而久之,常识就被人们不知不觉地遗忘了。; 这种将常识盲目进行精神升华,从而造成真正的常识从我们的生活中隐匿的宣传方式,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到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之中:大家都在期待道德英雄、精神典范,希望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们来做,自己则悄悄地躲避作为一个正常人该尽的基本责任。所以,一个单纯用做好事的思想来支撑自身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看来,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的热情。; 有时候,一个人在做好事,后面跟着的往往是一大群爱占小便宜的人。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对这种现象有过精彩的分析。比如,一个人本着善良的禀性,用节假日的时间帮助居民免费修理电器,结果大家都把一些破得无法再用的电器带来,耗费了无数的时间和零件,换来的不过是勉强再用几天,从经济效益上说,不值得;从社会效益上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夫子自道》课件设计.pptx
- 《父亲的病》课件设计 .pptx
- 《富兰克林自传》课件设计.pptx
- 《苟有用我者》课件设计.pptx
- 《古之学者为己》课件设计.pptx
- 《好古敏求》课件设计.pptx
- 《红楼梦》导言教学课件设计.pptx
- 《花的秘密》课件设计.pptx
- 《几乎无事的悲剧》课件设计.pptx
- 《借我一双慧眼——观察、选择、提炼》写作指导.ppt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