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技术与人类科技文明.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技术与人类科技文明 Automatic Control Human Civilization;;(3) 中国张衡发明水运浑象,研制出自动测量地震的候风地动仪(132年);(4) 中国马钧研制出用齿轮传动的自动指示方向的指南车(235年);(7) 英国J. Watt用离心式调速器控制蒸汽机的速度(1788年); ;(9) J.C. Maxwell (1831- 1879), 法国科学家,于1868年发表文章“On Governors, 成功解决了二阶及三阶系统的稳定性。随后,剑桥大学的E.J.Routh与瑞典的Hurwitz解决了多阶系统的稳定性判断。 ;(10) 俄国A.M. Lyapunov博士论文“论运动稳定性的 一般问题” (1892年);(12)由徐寿设计的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L20m, 25T, 10km/hr)在安庆内军械所下水(1866)。次年,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蒸汽舰船“恬古”号在江南造船厂下水。;II.经典控制前期(The Pre-classical Period)(1900-1935);(2) E. Sperry(1860-1930), 创立Sperry公司。由他们设计和制造的陀螺仪和各种控制装置被广泛的应用到二战时期的美军军舰、鱼雷、火炮、雷达和飞机上。L.Sperry(1892-1923), 在1914年的巴黎航展中,成功地演示了陀螺仪全自动机身平衡与稳定,为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 美国N. Minorsky研制出用于船舶驾驶的伺服结构,提出PID控制方法(1922);(5) 美国H.S. Black提出放大器性能的负反馈方法(Negative Feedback Amplifier) (1927);(6) 自动控制的基础为闭环控制。控制论的奠基人N.Wiener 给出的定义为: “Feedback is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system by inserting into it the result of its past performance” ;(7) 美国E. Sperry以及C. Mason研制出火炮控制器(1925),气压反馈控制器(1929);III. 经典控制(Classical Control)(1935-1950);(2) 美国Taylor仪器公司的J. G. Ziegler和N. B. Nichols提出PID参数的最佳调整法(1942);(4) 美国的H. Hazen发表“关于伺服结构理论”(Theory of Servome-chanism) (1934),并在MIT建立伺服机构实验室(Servomechanism Laboratory) (1939);(5) 英国A. M. Turine提出图灵计算机的设想(1937);(7) 在贝尔实验室Bode领导的火炮控制系统研究小组工作的C. Shannon提出继电器逻辑自动化理论(1938),随后,发表专著《通信的数字理论》(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1948); (8)李郁荣(Y.W. Lee, 1904-1989), 广东人,麻省理工学院N. Wiener的首位博???生(1930年),曾任职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31-1937),早期为Wiener理论的工程应用与推广作了大量的工作。1946年回到MIT电机系(1946-1969),与Shannon一起成为该系最知名的两个学科带头人。其主要工作包括随机通讯(statis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和电路理论,培养了大批电子工程领域中的知名学者和工程师,被誉为MIT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8) MIT Radiation Laboratory在研究SCR-584雷达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创立了Nichols Chart Design Method,R. S. Philips的工作On Noise in Servomechanisms,以及Hurwicz (1947)的数字控制系统(Sampled Data System);现代控制(Modern Control) (1950- );;(4) 美国MIT的Servomechanism Laboratory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1952);(5) 继MIT CNC Project 之后,NC技术迅速进入商品化时代。1957年,Giddings Lewis把NC装置装在Skin Miller上,制成NC工作母机。1958年,Kearney Trecker开发了NC加工中心。同一年,日本富士通和牧野FRAICE公司开发成功NC铣床。;(6) 世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