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0届九年级中考人教部编版语文复习课件:第1篇 第1部分 8年级上(共82张PPT).ppt免费

2020届九年级中考人教部编版语文复习课件:第1篇 第1部分 8年级上(共82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 页 【针对训练】 1.(2017·湖北十堰中考)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B 第 * 页 2.(2017·湖北十堰中考)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示例一:曹操以“老骥”自比,表达了他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 * 页 八、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歌主题】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从弟。 第 * 页 【佳句赏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从弟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身处乱世更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修辞手法、主旨) 第 * 页 【常考名句】 1.《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第 * 页 【针对训练】 1.(2017·山东日照中考)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 “一何盛”突出了风之大,“一何劲”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 2.(2017·山东日照中考)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第 * 页 九、梁甫行 (三国·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诗歌主题】 此诗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 * 页 【佳句赏析】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困苦与凄楚。(描写手法) 【常考名句】 1.《梁甫行》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甫行》中写边海人民衣不蔽体、粗陋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第 * 页 【针对训练】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奔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困苦与凄楚。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 * 页 十、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主题】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醉后,在晚霞的辉映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第 * 页 【佳句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恬静而悠然的生活情趣。“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而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悠然自得之心境尽显。(内容理解、炼字) 第 * 页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一个“还”字含蓄地寄托了诗人与山林为伍的情意,同时也在规劝那些奔波于腐败官场之中的人,要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内容理解、炼字) 【常考名句】 1.(2019·四川成都中考,1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晨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1301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