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第2章信息的度量.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曾有人这样形容“黑色星期天”的原曲:它的旋律所传达的悲哀情绪,是人类不能承受的;那种旋律, 就像一个死人在唱歌,一个死魂在弹奏! 它诞生于1932年的法国。 1945它的完整版在全世界被统一销毁。 它是世界三大禁曲之一。 据说,在这首歌存在的13年里,听过的人中有数百人自杀,还有无数的吉他、钢琴等艺术家弹过此曲后从此封手。作者死前深深的忏悔,他自己也没想到此曲会害死如此多的人。 三峡水库成功蓄水175米 比较人们探讨修建三峡大坝可行性的过程与旱獭筑坝的行为,结合教材P38马克思的论断,探讨: 马克思为什么说即使最蹩脚的人类劳动者也要比最聪明灵巧的动物高明?人的高明体现在什么地方?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关于三峡工程,我国围绕要不要建、能不能建、什么时候建、在什么地方建、建成多大规模、建成后能用多久、沙石淤积等如何解决等问题展开了长达50年的调查、论证、研讨。 意识活动特点 目的性和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活动) (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三峡建设史上,有反对者曾经断言,由于上游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三峡水库的沙石淤积问题将不可能解决,10年内就会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合川一带。 你认为,三峡库区的沙石淤积问题真的无法可想?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说,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借助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一系列排沙手段,配合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态措施,能够保证三峡工程实现预期效益。经过5年的模拟试验和数学计算分析表明,采取“蓄清排浑”方式,三峡水库在使用80年至100年后,水库冲淤将基本达到平衡,保持90%以上的库容。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可知论)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请你从意识的作用角度说说“高峡出平湖”是如何由梦想变为现实的。 1919年,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1956年,毛泽东在畅游长江之后,抒发他治水兴邦的政治抱负:“高峡出平湖。” 为了三峡工程,中华民族经过了70余年的构想、勘测、设计、研究、论证。 1993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动物只是适应自然,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意识的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 促进 错误意识 阻碍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 人的行为人的实践 观念中的东西 现实的东西 指导 把 变成 三峡的建设者们工作都很辛苦,但大家都有种自豪感:这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工程,能在这儿干活,心气儿都不一样!他们用“有苦,有累,也有笑”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每逢佳节倍思亲,节假日也会想家。但三峡工程建设是国家交给三峡建设者们的光荣任务,我们没有后悔、没有怨气,只想着早日把工程做完、做好、做精!” 材料中的建设者们的精神状态如何?它对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有什么作用? ◆意识对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 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 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意识的作用如此巨大,这在学习方面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有人说:只要有高昂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956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成立,主要进行三峡工程的研究设计工作。同年夏天,毛泽东一曲《水调歌头》吟出激情如潮。一时,全国人民建设三峡工程的热情高涨。 在尽快动工的众口一词中,水利专家李锐认为长江规划以大三峡方案为主导的急于上马的思想,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他认为,长江工作规划,应当遵循毛泽东这样的指示精神:不可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不要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 1、在毛泽东时期为什么没有动工修建三峡工程?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