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一、文化保守主义的界定。 余英时:“保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只能同激进比较而言。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再论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与保守》 学术界关于激进与保守的论争,收录在 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有学者把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分为封建的文化保守主义和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认为19世纪末以前为封建文化保守主义居主流时期,此后则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形成发展时期。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包括国粹主义、学衡派、东方文化派以及现代新儒家等。 文化保守主义是一个民族在受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影响时,由于异域文化的强烈渗透而在知识阶层中本能地发生的、以维持本土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在伦理道德、思想学术、文学艺术诸方面坚持传统化的价值心态和文化追求。 二、产生原因 1、西方列强侵华程度的加深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民族文化危机感。 2、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暴露的种种弊端引发的文化回归情绪。尤其是一战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使人们对西方文明产生信仰危机,“西方的没落”,是物质文明的破产,企图以东方文化救助西方文化的偏失。 3、对传统文化的依恋。 三、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演进 东方文化派,是人们对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中站在维护东方传统文化价值一边的学者的总称,其代表人物有杜亚泉、梁启超、梁漱溟、章士钊等。这些人其实并不属于同一个学术圈子,但他们都比较关注现代中国文化建设问题,在论战中提出的主张有不少都涉及到重要的文化理论问题,因而在社会思想界影响也最大,其后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主流意识正是从这一派中直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学衡派是以欧美留学归国知识分子为主而形成的一个学术群体,其核心人物有吴宓、梅光迪、胡先骕、汤用彤等。他们以1922年创刊的《学衡》杂志为学术阵地,打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旗号,一方面继承晚清国粹派的某些论学宗旨,一方面引入西方学者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以一种特有的中西合璧式保守情怀,看待并从事现代学术文化的构建。此派因主要精力在于比较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因此在社会整体文化的理论建设方面未能留下更多的东西。 这两派在五四时期都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出现的。 现代新儒学是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以接续儒家“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明儒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以谋求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冯友兰、贺麟等。 五四时期,梁漱溟首先在思想界公开打出现代“新孔学”的旗号,鼓吹复兴儒学,将全世界都引导到“孔子的路上”。在随后发生的“科玄论战”中,张君劢极力倡导以宋明理学的道德精神涵养现代人性,以救时弊。 此派学者的重要学术著作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和《读经示要》、冯友兰的《新理学》等“贞元六书”、贺麟的《近代唯心论简释》和《文化与人生》、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等。 50年代以后,现代新儒学在港台地区得到了新的发展,并达到其鼎盛阶段。此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等,是现代新儒家的第二代。1958年元旦,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和张君劢联名在香港《民主评论》上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又名《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宣言”。 宣言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中西文化关系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提出了当代新儒家“返本开新”(“返本”即返传统儒学之本,“开新”即开科学民主之新)的思想纲领。他们强调中国历史文化为一活的精神生命存在,儒家的道德理想和宗教精神对人类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它与现代科学、民主并不矛盾。主张由“内圣”(儒家心性之学)开出新“外王”(科学、民主)。 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特征:1,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2,中体西用的基本态度;3,道德形上的哲学追求;4,推重直觉的思维方式。 80年代以后,现代新儒学发展到第三阶段,代表人物有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等。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35年1月10日) 王新命 何炳松 陶希圣 萨孟武等十教授 ……徒然赞美古代的中国制度思想,是无用的;徒然诅咒古代的中国制度思想,也一样无用;必需把过去的一切,加以检讨。存其所当存,去其所当去。 吸收欧美的文化是必要而且应该的,但须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盘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吸收的标准,当决定于现代中国的需要。 我们的文化建设应是: 不守旧; 不盲从。 四、五四时期东西文化问题论战(1915-1927) 杜亚泉与陈独秀之争由陈独秀首先挑起。1918年9月,针对《东方杂志》上发表的《中西文化之评判》(平佚译自日本《东亚之光》杂志)、《功利主义与学术》(钱智修)和《迷乱之现代人心》(杜亚泉)三篇文章,陈独秀写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申请表-模板.pdf VIP
- 宁夏枣泉电厂一期工程的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简本.doc VIP
- 202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1344题).pdf VIP
- (人教PEP2024版)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北京交通大学DSP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电话拨号音检测.docx VIP
- 妇产科规培年度述职报告.docx VIP
- 【庄歌】黄沙坪矿区生产实习.doc VIP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非谓语动词课件 (共49张PPT).ppt.pptx VIP
- 一种驱虫斑鸠菊提取物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杭州优迈SMART系统中文标示电气原理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