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三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一、流行性感冒二、甲型H1N1流感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四、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病学(第9版)一、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突发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而呼吸道症状轻微。PB2病原学PB1PA传染病学(第9版)HA病毒结构NPNA属正黏病毒科,RNA病毒,八个基因片段,编码十种蛋白。核蛋白(NP)多聚酶复合体(PA、PB1和PB2)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基质蛋白(M1、M2)非结构蛋白(NS1、NS2)MNSM1NAM2NAHANANANA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包膜(脂质双层)核蛋白传染病学(第9版)病毒结构结构次级结构功能特点核衣壳核蛋白(NP)与型特异性有关多聚酶由PB1、PB2及PA蛋白共同构成,与转录有关单股负链RNA甲、乙两型病毒包含八个基因片段;丙型仅包含7个片段,其基因编码的血凝素(HA)可行使NA功能。 外膜脂质双层磷脂双分子层细胞骨架,与膜流动性有关神经氨酸酶(NA)协助子代病毒释放,抗NA抗体无中和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可限制病毒复制,减轻感染程度血凝素(HA)协助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抗HA抗体具有保护性作用,可中和病毒基质蛋白(M)与型特异性有关,又可分为M1及M2; M1蛋白为外膜内层,M2蛋白为外膜上的氢离子通道其宿主分布广泛,抗原极易发生变异,致病性高。甲型按HA和NA抗原不同可分为18个H亚型(H1~H18)和11个N亚型人类亚型主要有H1、H2、H3及N1、N2亚型有关。病原学传染病学(第9版)流感病毒分型小范围流行和散发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多次世界大流行主要感染人类但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可发生变异根据核蛋白和机制蛋白抗原性的不同较少引起流行乙型流感病毒一般较少发生变异,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丙型流感病毒传染病学(第9版)病原学变异性易于发生变异是流感病毒的一大特点,其中甲型流感尤甚,主要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变异。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形式主要是以下两种形式: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指的是亚型内的小抗原变异,主要由病毒基因组的点突变引起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指的是大的抗原变异,往往可出现新的强病毒株,引起大流行传染病学(第9版)病原学理化性质流感病毒不耐热、酸和乙醚,100℃ 1min或56℃ 30min灭活,对常用消毒剂、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传染病学(第9版)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一周内为传染期,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传染途径传染源呼吸道传播为主,主要是飞沫或气溶胶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可获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对不同抗原型无交叉免疫性。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流行过程短;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为主。传染病学(第9版)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传染病学(第9版)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1~3天单纯型流感单纯型为主,预后良好,急性病面容,体温达39~40℃。畏寒、乏力、头晕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较轻;少数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肺炎型少见,多发生于高龄、儿童、原有慢性疾病基础的人群。发病数日内即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等。少见,胃肠型流感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脑炎型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中毒型流感主要表现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休克及DIC等。肺炎型流感其他型流感传染病学(第9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肺炎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传染病学(第9版)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Reye综合征其他并发症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雷耶(Reye)综合征旧称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系感染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患者肝脏、神经系统所发生的并发症,发病年龄一般为2~16岁,机制不清,可能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主要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及心包炎等。传染病学(第9版)诊断和鉴别诊断传染病学(第9版)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抗菌治疗不常规使用,但当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时,抗菌药物对其控制十分重要。传染病学(第9版)预防传染病学(第9版)预后患者预后与自身健康和免疫状况以及病毒毒力有关,肺炎型,中毒型,脑炎型流感患者预后差,单纯型流感预后好。若出现并发症,如流感病毒肺炎或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则预后较差,甚至出现死亡。传染病学(第9版)二、甲型H1N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