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文香笺:读遍千回与万回
由于朝云来到苏轼身边年纪尚小,学者们解读《朝云墓志铭》时,总愿将“事先生二十有三年”按虚龄计,这样一来,朝云的到来便成了熙宁七年,年纪就大了一点,已达十二岁 。
然而这与事实相悖。我们在熙宁六年苏轼与太守陈襄的唱和中,已经见到朝云的影子:
江潮带月来云外,天籁和琴历耳傍。
小妓不知君倦起,歌眉犹作远山长 。
这年九九重阳节前夕,太守陈襄召苏轼登高吟诗,后者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谢辞,陈襄便用此诗来调侃他,诗中那个擅长唱歌、颇会装扮的“小妓”,显然就是朝云,“江潮带月来云外”中,已经暗寓“朝云”二字。
熙宁六年年底至次年夏天,苏轼奉命去苏、常、润、秀四州赈灾济民,途中不停地给陈襄寄诗。在互相唱酬之中,朝云仍是他们不断谈及的话题:
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
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二
这一组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春天,苏轼离开杭州已有三四个月。“花开后院”即指后室里已经贮有佳人,“燕入华堂”更是“乳燕飞华屋”句的先兆,如若不是东坡友人晁以道凿凿确指《榴花词》系为另一位侍妾所作,而东坡又有“紫陌红尘”寻榴花之句,那么“燕入华堂”便可与苏轼在密州所写“榴花开一枝”(《西斋》)一起,作为《贺新郎》写在密州、献给朝云的有力证据。
“燕入华堂怪未归”中的“怪”字,并非诗人固作多情之词,而是指新年伊始,苏轼在常州附近,曾接到小小朝云的一封来信。年仅十二、“始小识字”的朝云,曾用“织绵回文”的方式向苏轼表达了自己别后相思之情。请看苏轼写于此际的《减字木兰花》,题为《得书》: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
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写尽回纹机上意。
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熙宁七年正月初二立春,“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一句,表明苏轼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先是听到喜鹊叫声,接着就收到书信,书信的内容让他大喜过望:绵绵情意流淌在“香笺”之上,大有唐代名妓薛涛那种“小资”情调,这种方式,决不会出自朴实无华的闰之之手 。
苏轼在后来的《悼朝云》诗之《引》里曾说:“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朝云十一岁之前,在妓院里主要学习唱歌跳舞、演奏器乐、烹茶待客等技艺,在文墨上并不精通。“晚忽学书”,指她后来忽然对书法产生了兴趣。既学书法,就表明她已通文墨,也即说明她到了苏轼身边,才开始学习认字,正因初学识字,无法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情感,才要连写加画,写出这种“图文并茂”的“回文诗”。
“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用的是窦滔之妻苏蕙,在锦上织成回文诗,寄与丈夫的典故 。表面看来,寄这类信的人应该是妻子,可在苏轼的文字记载中,从未有过闰之识字、给他写过信的记载,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更没有做“回文”游戏的情致。
最重要的是,苏轼在给陈襄的诗中,在谈到“花开后院”和“燕入华堂怪未归”之后,又曾专门提及“回文”书信:
浮玉山头日日风,涌金门外已春融。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三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即指那封来自杭州的“回文绵书”。浮玉山即是润州(今江苏镇江)“江边”的金山(苏轼在浮玉山后自注:“即金山也”),诗的前面两联,皆用“由我及你”方式,分别述说他与陈襄的两地情形,后四句则专指自己。
有关“剩看新翻眉倒晕”一句,王尧卿注曰:
当时新翻眉样,谓“倒晕”,在横云却月、远山蛾眉之外,先生尝有诗云:“倒晕连眉秀岭浮。” 王尧卿所引诗句,出现在苏轼后来在徐州所作的《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中,“倒晕连眉秀岭浮”之后,便是“双鸦画鬓香云委”,前面更有“列屋闲居清且美”之句,都是描写美人弄妆的情致,这种极为时髦的画眉方式,应属歌儿舞妓所钟爱,决非闰之“夫人”之辈所宜。
苏轼后来还有一首诗,题为《牡丹和韵》,再次提到“倒晕”:
光风为花好,奕奕弄清温。
撩理莺情趣,留连蝶梦魂。
饮酣浮倒晕,舞倦怯新翻。
水竹傍边意,明红似故园。
这首诗表面吟咏牡丹,意在赞美形同牡丹的歌舞佳人,“撩莺”、“留蝶”、“舞倦”等字,均为描写歌女之词。
以上诸项足以证明,熙宁七年初春寄到苏轼手中的“回文绵书”,决非出自夫人闰之之手,而是小小侍妾朝云所为。苏轼在《减字木兰花》词中借用苏蕙回文之典,恰恰说明他对这位年纪尚小、便已情窦初开的少女不仅心存爱恋,已有纳房梳理之意;词的最后一句“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昭示他对这封信的珍惜,已达爱不释手的程度。
究竟这个小小歌妓,除了能歌善舞、身上有“巫山神女”的“霞衣曳晓红”的特质外,还有什么让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行业标准 YY 9706.274-2022医用电气设备 第2-74部分:呼吸湿化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pdf
- 中秋博饼规则.doc VIP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语法总复习(知识点+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_可搜索.pdf VIP
- 机械制图课件断面图.ppt VIP
- 《中外历史纲要(下)》填空.pdf VIP
-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复习《逻辑与思维》真题练习(选择题+主观题)(附参 .pdf VIP
- 2025年咸阳市社区工作者计划招聘41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30中国生物可吸收输尿管支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保健品专卖店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年高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实务》考试题库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