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科学分析,巧用史料突破教学的重难点.docVIP

整体把握科学分析,巧用史料突破教学的重难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体把握科学分析,巧用史料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高中历史选修一《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学设计 张彦琦 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兰炼二中)730060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导入新课】 课前要求学生阅读导言,出示宋太祖赵匡胤的照片。简要介绍北宋建立的情况: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由此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的激化: 问题探究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材料2:《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不能止”。 材料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思考:(1)材料1、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2)从材料3来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通过材料,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老师在进行总结。 问题探究二:如果你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在图书馆查到了这些资料,从中他将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你能帮他分析出来么? 材料: (1)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 (2)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3)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通过材料,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老师在进行总结,导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产生的影响。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问题探究三: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1: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烂,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廿二史札记》 材料2: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每逢荒年,政府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北宋初年,军队仅有二十万人,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一百四十万人之多. ----引自《张载集》 回答:(1)材料1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如何? (2)材料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怎样?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通过材料,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教师在进行总结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1)集中军权: ①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杯酒释兵权) ②枢密院有调兵权,统兵将领有统兵权无发兵权,互相牵制; ③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防止武将专权; (2)集中行政权: 在中央: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参知政事分相行政权、枢密院分相军事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相财权) 积弱: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积贫:国家财力贫弱 2、空前强化皇帝专权的负面影响 (1)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 (2)冗兵、冗官、冗费,导致财政十分困难,出现积贫局面 通过幻灯片以图示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043年) 1、庆历新政的内容 思考:(教师设问,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1)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4)从新政的背景到实施、失败对当今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启示? 2、结果:夭折 【合作探究】: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目标没成功实现(阶级矛盾、积贫积弱) ②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攻击 ③措施“太猛”“更张无渐” ④思想动员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罢官无安置) ⑤农民无获明显好处 3、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合作探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问:范仲淹“忧”什么?与本章的王安石变法的联系是什么? 范仲淹忧的是北宋政府面临的社会危机,忧的是改革的失败,他的忧虑正是王安石改革的社会背景,改革的必要性,也预示了王安石改革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艰巨性。 【本课小结】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政治危机: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