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下水资源评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地下水资源评价,第四章地下水资源评价PPT

①抽水试验 可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施工或选择一眼完整井,并在与地下水流向成45o的方向上布置3眼观测孔。观测孔距主孔的距离为:第一个可取2~20m,一般多为10~15m;第三个观测孔可结合影响半径的经验值来确定。 抽水季节可选在枯水期,抽水时间可灵活掌握,以达到目的为原则。可能的话时间要尽量长一些。 ②确定单井涌水量(Qp)和影响范围(f) 经常遇到的情况有两种: a.抽水达到稳定状态 当主孔和观测孔的水位达到稳定状态时,表明抽水流量等于抽水时的补给量。此时的实际抽水量就是Qp,影响范围可根据观测孔的观测数据用图解法或外推法求出R后,由下式算出。 b.抽水未达到稳定状态 如果经过长时间抽水后,水位仍不能达到稳定,说明抽水量无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可计算抽水时的补给量做为允许开采量。计算方法如下: 进行两次不同流量降深的抽水试验,联立其均衡方程式求出补给量Qc和f。以Qc代替Qp。 ②综合危害系数法 依水中钠离子的相对含量来评价水对土壤的危害。 首先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SAR值和综合危害系数K,然后根据P75表3-10进行评价。 实例:某水源地,位于基岩裂隙水的富水地段。面积0.2km2,进行了四个多月的抽水试验,观测数据列入表中。 将表中的数据代入上式得: ①3169=Q补+0.47μF ②2773=Q补+0.09μF ③3262=Q补+0.94μF ④3071=Q补+0.54μF ⑤2804=Q补+0.14μF 时段(月、日) 5.1-5.25 5.26-6.2 6.7-6.10 6.11-6.19 6.20-6.30 平均抽水量(m3/d) 3169 277.3 3262 3071 2804 平均降速(m/d) 0.47 0.09 0.94 0.54 0.14 考虑到数据的合理性的,把五个方程搭配联解求出Q补和μF值,结果列入表中。 综合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做出这样的评价结论:本区补给量有限,如果开采量超过2700m3/d,则会破坏均衡开采,引起水位持续下降。有保证的开采量宜在2600~2700之间。在短期内,允许超过这个数值,暂时借用储存量,但在丰水季节应能补偿回来。本区尚缺乏长观资料。无法计算雨季的补给增量,应立即着手长期观测工作。 联立方程 编号 ①和② ③和④ ③和⑤ ④和⑤ 平均值 Q补 2679 2813 2688 2659 2710 μF 1042 473 611 763 723 水量评价实例—沈阳市地下水水量计算 一、地形地貌 东南部低山丘陵,北部康法丘陵、辽河干流上、中游河谷平原,西部为下辽河平原。 二、地层、岩性 1.东部丘陵区:第四系不甚发育,主要分布于河流及山间沟谷两侧、山前坡洪积区,表层一般为亚砂土层,下部为砂砾石层,厚度一般小于30m。 2.辽北康法丘陵区:太古界、元古界的变质岩、白垩系的砂砾岩、泥岩、火山岩、燕山期的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散布于第四纪的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松散堆积物之间。 3.辽河上、中游平原区:辽河河谷区以冲洪积物为主,表层为薄层的亚砂土或淤泥质亚砂土,下部为中细砂,厚度20~30m;康、法两县主要为冲湖积、冲积及风积物,岩性为细砂、粉细砂、中细砂,厚度20~50m。 4.下辽河平原区:?东西两侧的山前倾斜平原以洪积、坡洪积、冲积及局部的冰水堆积为主,形成了扇、裙及冲积平原;?中部平原区以冲积、冲洪积、冲海积为主。?厚度由薄到厚,约为20~200m。?岩性由砾卵石、砂砾石为过渡到粗砂含砾、砂砾石、砂并有粘性土隔层,最后变为细砂、中细砂、粉细砂夹粘性土薄层的较细颗粒相。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 基岩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等。 2.地下水的分布 东部及北部丘陵区:裂隙水、岩溶裂隙水和孔隙水。 辽河上、中游平原区和下辽河平原区:以孔隙水为主。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农田灌溉入渗及山前侧向补给等,特别是城镇集中地下水源区,由于地下水的集中规模性开采,致使大量的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即袭夺河水量。 ?径流:地下水的径流条件主要取决于地貌及含水层特征。 山丘区:水力坡度较大,径流条件好。 平原区:地形平坦,径流条件没有山丘区好。辽河中上游河谷平原区及下辽河平原的两侧山前地带,地势比下辽河中部平原区地形坡度大,且含水层颗粒较粗,故径流条件较好;下辽河中部平原区,水力坡度较缓,含水层颗粒较细,地下水径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 ?排泄:山丘区地下水主要以河川基流的形式排泄,地下水开采及河谷平原的潜水蒸发,山前侧向流出等。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占排泄量的大部分,其次为潜水蒸发,以及沿河地带的河道排泄。 三、评价分区 根据我市区域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特征,全市划分为平原区和山丘区两大评价类型区。

文档评论(0)

netba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