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设备与条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实验室设计和培养条件;第一节 实验室设计及基本技术; 组织培养实验室布局的总体要求 便于隔离 便于操作 便于灭菌 便于观察;基本实验室;;组织培养准备实验室;准备室;缓 冲 室;无 菌 室;无 菌 室;培 养 室;培养架;培养间;二、仪器设备;冰箱;天平;培养基分装器;摇 床; 2)、灭菌设备 蒸汽压力灭菌锅、干热消毒柜、过滤灭菌装置、喷雾消毒器、紫外灯。;蒸汽压力灭菌锅;高 压 灭 菌 器;干热消毒柜;75%酒精喷雾器;3)、无菌操作设备 ;二、设备、仪器;1.紫外线灭菌灯 2.日光灯 3.工作台 4.凳子 5.搁物架 6.窗 7.推拉门 8.缓冲间;无菌接种箱;4、细胞培养设备 ;培养架;HZC-250恒温振荡培养箱 ; 光照培养箱;5、细胞学鉴定设备 光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电子天平 (0.0001g, 0.001g);1、玻璃器皿;2、金属材质用具;(二)各类器皿 1.器皿的类型 (1)培养器皿 三角瓶、培养瓶、圆形培养瓶、试管、L形管和T形管 (2)分注器 (3)刻度移液管 (4)微量移液器 (5)细菌过滤器;四、洗涤技术;2、塑料用品洗涤;3、金属用品洗涤;五、灭菌技术;2、灭菌;饱和蒸汽压力与其对应的温度;(3)塑料器皿灭菌: 多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4)金属用具灭菌:灼烧灭菌 浸入95%酒精,后置于酒精火焰上灼烧,冷却后使用;(5)接种室灭菌;(6)外植体灭菌;常用消毒剂消毒灭菌比较表;消毒,更换实验服、帽子与鞋子,进入接种室。 打开超净工作台和无菌操作室的紫外灯,照射40min左右,后关闭。 开启过滤风机,使无菌风吹拂工作台面和四周的台壁。 用70%—75%的酒精擦拭工作台和双手。;;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要做到无菌的条件,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同时还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 准备室:器具的洗涤、干燥、保存、灭菌,各种药品的储备、称量、溶解、配制、培养基分装等,设备:药品柜、防尘厨、冰箱、天平、纯水仪、酸度计、操作台、灭菌锅、烘箱。 实验室设计原则:保证无菌操作,达到工作方便,防止污染。化学室/准备室、接种室、培养室。; 接种室:植物材料的消毒、接种、培养物转移、试管苗继代、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它需要进行的无菌操作。设备:紫外光源、超净工作台、消毒器、酒精灯、接种器械(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清洁和消毒,减少与外界空气对流,穿实验服及换鞋以减少带入杂菌。 培养室:墙壁要求绝热防火的性能,培养架由金属制成,底层离地高约10cm,层间隔40cm,总高1.7m左右,长度根据日光灯的长度而设计,宽度为60cm。;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环境 条件及营养成分;温度 光照 湿度 气体 渗透压 pH值;温度在20-27℃左右,空调控温,湿度恒定,相对湿度在70-80%,光照由定时开关控制,每天光照10-16h左右,不同植物决定光照时间,培养室可采用太阳光为能源,易成活,阴雨天用室内灯光补光。;二、营养成分;Arnon和Stout(1939)提出的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3个标准:;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17)种: C、H、O、N、P、K、Ca、Mg、S、Fe、B、Mn、Cu、Zn、Mo、Cl、(Ni) 在植物中含量差别很大,同一元素在植物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含量也不同。;根据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把这些元素分为 ※大量营养元素:占干物质重量的0.1%以上;C、H、O、N、P、K、Ca、Mg、S等9种 ※微量营养元素:占干物质重量的0.1%以下,有的只含0.1mg/kg, Fe、B、Mn、Cu、Zn、Mo、Cl等7种;1、大量元素 N是蛋白质、酶、叶绿素、维生素、核酸、磷脂、生物碱等的组成成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P是磷脂的主要成分。培养基中常用KH2PO4 、NaH2PO4等。 K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谢等有密切关系。;Mg、S、Ca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化剂,对核蛋白体结构具有稳定作用; S是含S氨基酸的蛋白质的组成成分。 C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