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成语(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 刻舟求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还要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如眼见,亲眼见到才是实的。强调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的重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错误、缺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读读背背 1、选择一种或几种喜欢的小动物做故事主人公。 2、注意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好小动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还要 抓住几处细节描写突出文章的中心。 4、合理的运用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开始写作文草稿 1、选择一种或几种喜欢的小动物做故事主人公。 2、注意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好小动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还要 抓住几处细节描写突出文章的中心。 4、合理的运用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开始写作文草稿 成语故事中的人能找到宝剑吗?为什么? 讽刺了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不知道跟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的人。 这个故事是讽刺哪种人呢? 口语交际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讨论时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角度想办法。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防虫树裙 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习作指导课 编 写 童 话 下面的童话你读过吗?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① 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 来写。 ② 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 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童话里包含一定的道理。 怎样编童话故事 第一步:想得越细,说得越具体。 (1)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事物)? (2)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步:要细心体会,想想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 如:表扬什么?批评什么? 第三步:合理地展开想像。 如:把它们都当做人来说(写),会说话、 会哭、会笑、会做事等。 写动物童话的步骤 一、选动物——熟悉的 二、想情趣——有趣、有意义 三、编故事——发生、发展、高潮、 结果(一波三折) 四、命题、写成文 一、选动物 你最熟悉的是什么动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母鸡会下蛋 鸭子会游泳 孔雀会开屏 马会拉车 青蛙吃害虫 乌龟爬得慢 兔子短尾巴 狐狸很聪明 大象鼻子长 你选谁? 成语(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 刻舟求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还要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如眼见,亲眼见到才是实的。强调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的重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错误、缺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